周易以阴阳为基础,阴阳相合而得八卦。分别为“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细心的你会发现,这所谓的八卦,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然而八卦并不是单一的特指哪一个事物,而是一些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集合体,只是每一个卦又都可以代表这个集合体里任何一种事物。所以卦不是特指,而是一种共同特征的集合,这种特征在周易里叫做“象”,故而称为卦象。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与“艮”卦卦象有关的小故事,艮,其象代表山,其义为止。有人是用周易预测未来,我们则单论其蕴含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就讨论一下“止”有什么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万物分阴阳,也就都有两面性,“止”字当然不例外,既有停止,不动的意思,又有使停止,使不动的意思。这就有意思了,艮卦代表山,意义为止,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坐落在我们面前,高山是静止的,不动的,但却可以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所以就给了我们两个选择,是另辟蹊径绕过去,还是迎难直上登上高山踏过去?
这就是艮卦象山义止的道理,所以在我看来,周易就是教给我们做事的一部智慧典籍,艮卦象山,就是代表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而我们就是如何选择的问题,是直面困难,不惜翻山越岭,还是及时止步另寻它径。
《易经》就是一部遇事指南,它没有最标准的答案,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参考,那就是“合宜”。因为事物变化无常,此时的标准答案,可能转眼之间就成了谬误。所以《易经》只是告诉我们只要适合当时的情况,就是适宜的做法。就像艮卦,只是给出了我们意见,只要合宜,适可而止。
宋朝的薛简肃(薛奎,官至参知政事),在蜀任统帅期间,有一天在东门外设宴请客,城中有士卒作乱。面对这件事情,薛简肃就用到了“止”字诀。
当时,作乱的士卒很快就被擒住,督监(官名,掌管屯戌边防训练的政令)跑过来向薛简肃报告。薛简肃听了之后,命令督监就在擒住乱兵的地方将他直接斩首。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薛简肃都不亲自问一问作乱的士卒为什么作乱,可否有同党,就下令直接斩首了。
然而民间百姓都认为薛简肃的判决十分高明。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那个叛贼就有机会去攀附权贵也好,胡乱栽赃也罢,如此必定牵连甚广。那么这件事拖他个十天半月不能解决都是少说,这样怎么能安定其他士卒的心,弄不好会出更大的乱子。而薛简肃当街杀掉叛贼就相当于毁灭了证据,这让有问题和没问题的人都放了心,反而更有利于蜀中的安定。
薛简肃的做法也是一种“止”,他停止了往下的追查,让军民士卒们安心,从而有可能也阻止了一场更大叛乱。薛简肃要的是蜀中的安定,所以他就以蜀中安定为目的,因此是大动干戈的彻查此事弄得动荡不安,还是及时制止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薛简肃选择了后者。艮卦,止也!
当然,我相信薛简肃不会真的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既然有人作乱,那就是给他的一个警示。自己只有做好防范,自强不息,这样才能让那些还有作乱心思的人,望而却步,停止自己的阴谋。
其实我觉得这里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本文的结尾比较好,但我说的意思和现在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不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现在解释这句话多是高山比喻高尚的德行,景行指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有“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而“止”则只是句末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仰慕高山的“止”德,景仰它的德行而行(学习)“止”德,这里的“止”是“止徳”。当然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德行高尚到一定高度,敬仰他的德行已经做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里的止则是达到,停留的意思。
不过我还是倾向于“止”之德行的意思,高山为艮之象,其所示为“止德”,是让我们向高山学习的智慧!
好了,不知道你认为我这样的理解是否合理,欢迎你的留言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