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详解第19篇兵家和纵横家的思想,主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讼卦的卦象是天水讼,上卦是乾下卦是坎,它的综卦是需卦,一个是等,一个是争,互为彼此的另一面。

序卦传: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饮食代表了各种欲望和资源,资源就那么多,都想要就难免发生争执,所以,需卦后面接着就是讼卦。讼卦是易经的第六卦,和下一卦师卦是一组,兵家和纵横家的思想,主要源自讼卦、师卦以及第九卦比卦。

“讼”字的字形,左边言字旁,右边公平的公,是“言之于公”的象。矛盾、争执、诉讼、是非、裁决,这些都是讼卦的范围。讼卦的要义,在于合理的解决冲突。为什么有讼呢?根本是源自于“争”。出现争议之后,双方一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到底谁有理呢?说不清楚,要公正审议之后才知道。谁理亏、谁占理,得言之于公,这就是“讼”的含义。如果司法仲裁还解决不了,就会发展到通过诉诸武力来解决,那是下一卦师卦。人的愤怒、委屈一经引发,就是讼的象,骂人的时候失去理智,然后互相攻击,置办武器,准备下一卦“师”。从卦象上看,上卦乾是往上走,下卦坎是往下走,两边方向和意识形态完全相反,越走越远。《杂卦传》说“讼,不亲也”。就是这个意思。好,我们先来看卦辞。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卦和需卦卦辞开头的两个字是一样的,都是“有孚”。我们在需卦讲过,孚是诚信、是信望爱。“有孚”就是有诚信、时刻不脱离诚信的原则就叫“有孚”,“有孚”一般是九五爻的精神核心,九五爻为君位,又中又正,内在中正,才能做到真正的诚信。在讼卦里不能有私心,处理争讼非以诚信为原则不可,否则就控制不住走到下一卦师卦去了。

“有孚”是讼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窒,窒息的窒,窒字,上面是穴,下面是至于的至。

除了“有孚”之外还要能忍耐,钻进洞穴里忍着,忍到不能忍,都快憋死了,还在忍,就叫窒。在讼的时候人很容易浮躁不安,也很容易愤怒,人在愤怒下是失去理智的,做出的决定往往是错的,所以要懂得“窒”。就像需卦的“入于穴”一样,不搞直接对抗,这样能够避免掉很多纷争。

在中国历史上最能忍的,恐怕当属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受尽长时间的屈辱,当然,在复国后他的有些做法是不可取的,但他从被灭国到复国的这个过程还是值得我们学习,靠的就是“窒”。

第三个原则是“惕”,乾卦九三“朝乾夕惕”的惕。都钻到洞穴里去忍着了,这还不算,还得戒慎恐惧,日夜警惕,防备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擦枪走火。

第四个原则是“中”,“中”是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不会“过”,也不会“不及”,合乎中道,恰到好处。“有孚、窒、惕、中”,这四个功夫都下了,最后就是“吉”。吉,不是寓意上的大吉大利,是符合天道原则。“有孚,窒,惕,中,吉。”前面“有孚”讲的是九五爻,“窒、惕、中”,讲的是九二爻,这两个爻是讼卦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讼卦的原则就是“有孚、窒、惕、中”,做到了,就吉。做不到,就“终凶”。

“利见大人”是指九五爻辞,九五“有孚”、“中正”,在讼卦里代表法官,这个法官的高度很高。在乾卦《文言》我们讲过,“大人”是易经里的最高德位,“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有这样的人物来做裁决,讼卦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公正的化解。大家都接受调解,就吵不下去了,也不会走到需要打仗流血的师卦。这个当然有利,就叫“利见大人”。

“不利涉大川”,是说不利于向外扩展。双方还在吵架呢,内部问题还没解决,在内部纠纷没彻底解决之前,不要试图向外扩张,先得把讼解决。需卦讲“利涉大川”,讼卦讲“不利涉大川”。这两个卦的卦象,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需卦是越走越靠近目标的,水向下流,天往上升,总能碰到,所以“利涉大川”。讼卦就不是了,刚好反过来,天往上,水向下,双方渐行渐远,没有交叉,所以“不利涉大川”。好,来看看彖传是怎么说的。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上刚下险,险而健”,是分析卦的结构,上卦乾卦刚健,领导层很强硬;下卦坎为“险”,坎险流动不定。“上刚下险”是不和谐的象,上面一步不让,下面心怀鬼胎;高层摆不平基层,基层不服气高层,朝野、内外不和谐,危机四伏。“讼,有孚,窒惕,中吉”,前面说过了。“刚来而得中也”,是讲九二。爻往上发展叫“往”,往下发展叫“来”。一个阳刚的爻往下居于坎险之中,就叫“刚来而得中”。

“终凶,讼不可成也”,这是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双方都得冷静、克制,寻求和解。这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烙印。像在港剧里边我们经常就看到,动不动就说,你等着收律师信吧,动不动要告人家诽谤,吐口痰罚款也要闹上法庭。依法治国好是好,可是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搞得冷冰冰的,少了关怀、包容和谅解,人跟人之前产生莫名其妙的距离感。在内地就很少这样,除非大奸大恶,大是大非,其他一般情况下,两方出现争议,官方给出的意见都是以和解为优先。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现在也很健全了,是有法可依的。为什么不优先据严惩处呢?这是我们知道无论谁占理,一旦真的闹起来,谁都占不了便宜。这个争讼引起的后遗症,后患无穷。争讼的结局,无非一个赢一个输,这种结局,不符合中华文化里的温良、包容、还有谦让。即使胜了,最终的结果还是谁都不得安生。所以象传就说“讼不可成也”,有的书上叫“讼不可长也”。有争议,是一个常见现象,但是由争议到争讼,非要弄一个输赢,结果就是双输,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长不了。

“讼不可成”这个思想从几千年前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论语里面就有孔子对于讼的看法,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高明之处。重要的不是诉讼结果,而是想办法让这种情况不要发生。处理争讼的原则,在孔子那个时代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要想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减少纷争,不能依靠刑律,得依靠教化。教化跟教育有些差别。教化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通过移风易俗,以身作则,来改造整个社会的风气,使之归于良善。这种教化如果深入人心,社会人人向善,大众心慕礼让,自然就减少了社会争端。孔子一生都在倡导礼教,原因就在于他悟透了这个根本原则。

后面接着说“利见大人,尚中正也”。“利见大人”,是讲九五爻。“尚中正也”,“尚”是崇尚。推崇由九五这位大人来主持正义,九五是中正正义的法官代表。“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在讼的时候,局势不利,如果还没头没脑地往前冲,结果就会“入于渊”——掉到沟里去。这是说,在双方的危险关系没有解除之前,千万不能随便冒险。上卦持续往外发展,下卦持续流向内地;天和水相悖而行,不论行动、做法、发展方向都越离越远,没有发生交集的机会。“不利涉大川”。这个现象在象传里直接说出来了。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与水违行”,上卦和下卦无法合作、互相消耗。象传就提醒我们“君子以作事谋始”,有智慧的人一看到讼卦的象就要设法化解。做事情“谋始”很重要,“履霜坚冰至”,这也是“谋始”,稍有苗头不对,马上就想办法化解。“谋始”的智慧在《孙子兵法》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孙子兵法》的前三篇,讲的都是战略运筹。在出兵前先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制定作战计划。接着是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也就是战争动员。第三篇谈的是《谋攻》,就是用看能不能不用武力,用智慧迫使敌人投降。这些都不成,才是用具体的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特殊战法等,来取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