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易经》产生兴趣的人,大多是渴望拥有智慧的人,这类人一般来说都会讨厌使用“笨办法”,干任何事情都追求用巧劲,潜意识里会瞧不起那些使蛮力的莽撞人。所以当他们偶尔不得不采用笨办法解决某些问题以后,会下意识地将这些情节进行掩饰,至少不会将其当作经验而大谈特谈。
所以,古往今来针对学习《易经》的经验之谈,我们听到的多是诸如“菩提本无树”之类的“妙悟”传奇,很少会有人实话实说曾经的无奈。
久而久之,即使有人说了真话,大家也会视之为大师的谦虚,内心并不会予以认可。
哲学毕竟是哲学,《易经》确实就是这么神奇,“大巧若拙”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必须要经历的磨难。
说起 ,任何篇幅的版本都不会拉下“上甘岭”, 若不经历这场战役的考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是不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据说当时曾有老部下向林彪元帅请教如何赢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元帅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熬”。
这个“熬”字,也是取得学易胜利的诀窍之一。
无论我们选择的学习资料有多么妥当;也无论我们的指导老师多么高明。有道是“再精确的地图也不能让我们在地上移动半步”,《易经》毕竟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留下来的经典,一代又一代的解易之人在为我们留下标记的同时,各种各样的信号失真也随之产生,很多很多的误入歧途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添乱。
做学问,又必须讲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类的批判精神,无论是对自己选择的版本,还是对自己选择的引导老师,甚至是对学习者自己的判断,谁也无法做到从始至终深信不疑。学习《易经》时我们也不可能对身边的人保密,而针对《易经》的各种传说和好为人师者永远都不会缺乏,无论我们的选择是什么,总是会有人(当然也包括学习者自身的摇摆)站出来警告你选择有误。
回望自己曾经的来路,那种彷徨和煎熬自是难以忘怀。
机缘巧合,”韦编三绝“的典故坚定了自己对”笨功夫“的执着。其实,笔者几度也曾产生过再次放弃研读的念头,因为这个世上有很多很多非常 的人并没有学过《易经》,自己努力来努力去尚且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何苦要难为自己?学点别的学问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
必须把这话用在这里!
正是那些曾经屡经验证的人生经验,会让学习者不愿意再做哪怕是极短时间的坚持。
人不应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聪明人,怎么会允许自己在学习《易经》的时候重复昨天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