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易经 >> 易经名言 >> 易经为什么难学

易经为什么难学

贵州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今天和大家共同讨论的话题《易经》为什么那么难学又难懂。这里面因为《易经》包含着相、术和礼三大部分的内容,相就是万事万物呈现的各种各样的样子和现象,术就是这种现象包含的各种各样的规律,礼就是解释这种规律的基本道理。通常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通过它的形态、现象去判断的,所以对任何一件事情我们要认知它,看现象是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在我们的《易经》里面也叫看相,那这种看相的方法,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很多人把这种看相当成迷信活动,很多人认为这些现象以及看现象的方法,信则有,不信则无。

其实万事万物的现象都是自然规律当中的一种,《易经》就是总结自然规律法则的文本。中国《易经》告诉我们任何的现象,你信它也在,你不信它也在。中国《易经》文化,它不是宗教文化,也不是神本主义,更不是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我们很多人以自我为主,我相信的,它就存在,我不相信的,它就不存在。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大家想想看我们自然界有多少种现象?有无数种现象。比如说春天到了,万木逢生,这是一种现象。而秋天到了,万木凋零,这是一种现象,这就是自然界春夏秋冬的现象。那这种现象你想想看按你的想象要求,你想有就有。你不想有,它就没有。那这种春夏秋冬,它就不出现了吗?这不可能的。

还有这种日月的变化现象,比如月亮,你会想象当中月半的时候,月亮应该是缺的,不应该是圆的,它真的就缺了吗?你想象当中月初的时候,月亮应该是满的,这可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和你信奉的,我信则灵,不信则无,这是毫无关系的。学《易经》文化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以宗教文化来评判中国《易经》文化。如果你这样去学习《易经》,我们就会越走越远,我们学《易经》的方法就越来越狭窄,同时我们会感觉到《易经》越来越难学。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要学《易经》,首先要懂得怎么样去观看现象,观察现象,判断现象,找到它的内在规律。那我们如何通过某一种事物的现象去判断它的内在规律呢?这就是《易经》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术,这个术就是一种计算的方法。比如发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是一种现象。但是这个春天现象什么时候来,它有多长时间停留,什么时候又会离去。这些我们就要靠一种方法来计算它,但是要想准确计算现象之间的内容规律,那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

古人知道如果弄清楚了这种春来秋去的规律,我们就可以从事农业的生产,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我们的祖先经过多少万年了解这种自然现象,计算这种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终于找到了指导农业生产的普遍规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那又通过二十四节气,创造了我们的历法,这就是我们的农历。那这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春夏秋冬的自然结果,那这种规律我们找到了它的基本定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如果我们再上升一个高度,用《易经》的相和术来判断我们的人的现象,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的古人认为人从生下来到离开这个人世间,他是一种现象的过程。那这个人在一生当中有什么样的内在的好坏规律可以找呢?这个人他一辈子当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我们想想看,那不就是我们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生下来到生长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我们老去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病衰的阶段,最后走向死亡,就这样四个阶段。

后来我们感觉到计算这种人生的生老病死,太笼统了。我们能不能继续深入地往下计算下去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计算出了人生每一个阶段应该做什么的基本道理。我们又总结出了六十年一甲子,十年一步运,一生六步运这样一个定数,所以后来孔子老先生就根据这六大规律总结出了在每一步规律当中应该做什么的基本道理。这就是孔子说的我十五志于学,二十以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道理,这个规律计算出了我们人类每一个阶段应该做什么的基本道理。

就这样我们的古人还不满足,古人认为还可以深入计算我们人生其他方面的规律,这就创造了天干地支学说。我们古人把每一个人置身于天地之间,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受之于天地的能量,人也是天地的一份子,所以人也受之于天地。我们的古人又通过这种天地的现象计算出来天地对于我们人影响的这种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后来的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它包含的现象,里面的道理,怎么样计算的方法,那就更完善了。

后来我们古代的人就用这种观现象,定劫数,推道理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各个领域。比如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住宅建设当中,比如一栋住宅的门窗尺寸究竟多大最适合我们纳气、采光,最适合我们的阴凉平衡。后来就根据这种太阳的照射方向、强弱以及风向,风的强弱,制定出了门窗的具体尺寸、规格、形状、大小等等参数。那这些参数我们要传承下去,你就要讲出道理。你没有道理,老百姓听不懂,那你就无法传承,所以我们就提出了既要有现象,要有定数,还要讲道理。这就是中国《易经》文化的三大板块——相、术、礼。

学《易经》,光有相、术不行,还得讲道理。你懂得观察现象,懂得计算方法,但是讲不出道理不行。那就上升不到一种理论的高度,但如果你光知道有什么道理,而不懂得计算以及现象的捕捉,那当然也有问题了。我们要把相、术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那就难了,这就是学习《易经》为什么那么难的道理所在。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当中,有很多学习《易经》,运用《易经》,总结《易经》的大家,他们也感觉到《易经》的学习是十分艰难的。比如老子是守着《周易》这本书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刻。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到处都能体现出《易经》的灵魂所在,但老子只是运用了《易经》当中观现象的基本原理。再来看看孔子,他在学习《易经》过程当中用的法则是推理的法则,而很少运用相和术的法则。再来看看周文王,周文王他观现象,讲道理,定劫数都用,但是他用在人文方面比较多,而用在自然方面比较少。这就给我们后人学习《易经》留下了难处,我们在术这块始终是欠缺的,所以这就给后来《易经》乱像的出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后来学《易经》也就容易犯错误。

比如各个时代的《易经》就不一样,所以学《易经》还要分清时代。比如宋代以后的《易经》,就不科学了。因为宋代有一个所谓的《易经》大学者,他的名字叫朱熹。这个人在当时名气很大,他解释的《易经》和孔子还不一样,他是以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易经》。以儒家思想来解释《易经》的,那我们就认为这个问题就大了。其实朱熹他也没有读懂《易经》和弄懂《易经》,不过我们学《易经》参考了朱熹注解《易经》的方法,那么我们问题就更大了。

那朱熹的地位为什么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易经》学问有多高,而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那我们讲到这里就要讲讲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当年在要饭,后来当了皇帝。由于他身份的低微,想傍一个自己家族里面的大学问家,最后就发现只有朱熹这个人和朱元璋是同心的,所以就把朱熹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就是我前面讲的并不是朱熹的《易经》学问有多高,而是他傍上了当时的皇宫贵族,所以后来明代以后的那些莘莘学子们,以及这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他们在学《易经》的过程当中,都在学朱熹的《易经》,那就乱了套了。

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做这样的事情,把朱熹捧的那么高,跟谁学的?他学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呢?李世民当年也要找一个老李家的大学问家,谁姓李?李耳。李耳是谁?老子。那他就把老子捧为了中国文化的巅峰人物,那当然老子的文化、学问,他的这样一种水平,他当然可以称得上中国文化的一个典范。那朱熹是没有办法和老子相提并论的,因为朱熹的学问以及他的修为等等各方面,实在是水平太低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子被李世民当成了他们老李家的文化代言人。而朱元璋又学了李世民,他把朱熹当成了他们朱家的文化代言人,所以从明代以后,我们都在学着朱熹的《易经》注本,那问题就很大了。

因为朱熹对于我们中国《易经》文化里面的观像、定术、推理都是有严重缺陷的。尤其在观像和推理上面,他的学问几乎等于零,所以大家学《易经》的要明白,多少年来由于朱熹的这样一种对《易经》的解释,阻碍了我们向上发展,阻碍了我们真正要向古人学习《易经》的这样一个通道。我们为什么说学习《易经》难,因为它难在于既要观像,又要计算,还要推理,同时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