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大的困难时,往往会受挫和失望,认为自己穷途末路,无路可走了。
《易经》告诉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真正的规律,是穷则变,变则通,厉害的人,总能找到出路。
1、学会变通,才能通达
想要走向成功,离不开自我的变通,就像《易经》里面的那句“变则通”,当你的方式和成功相悖的时候,变通才可以让你更好的通往成功。从之前的失败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于通往成功的路已经有多了解,剩下的就是学会变通。
倘若我们要变通,就势必要把之前的一些态度摒弃,保持一颗从头再来的初心。之所以有很多人不愿意走变通这条路,是因为对自我既定习惯的一种依赖,在舒服的生活里呆的久了,没有人愿意再去尝试,毕竟变通也不一定就可以通往成功。
但你若是一直不去尝试,那迎接自己的就只能是一成不变的失败,所以适时地变通,对于人生的转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易经》里的“变则通”,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尝试变通,一成不变的生活谁都可以做到,这是一个人与之俱来生活习性,但只有当你打破了这份习性,你才有机会做到真正的通达。
2、路不通,脑子要通
有个小沙弥问一个老和尚:
“如果前面是万丈悬崖,后面是浩瀚大海,你会如何面对?”
老和尚听罢,淡淡地回答:“这不难办,我会以站在旁边。”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一定要在艰难的两个选项里,选出还勉强可以接受的,但实际上,我们其实完全可以不做出选择。
为什么一定要做出选择呢?难道生活从来就只给了我们只有两条路,也只留给了我们两种选择吗?
实际上并不是,不管是难以抉择的,还是想要选择的,摆放在我们眼前的,从来就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全貌。
显然,懂得变通的人,即便生活跟他开了玩笑,似乎一定要从两个选项里选择一个你自己的。
但事实上,只要我们的脑子灵活一点,脑瓜子懂得变通一点,就会知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道理。
好比说,当生活,以及身边的人给你的两个选择都是绝境,都是你极为不情愿面对的,那么,我们何不索性都不选?
这种坚定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初衷,以至于勇敢地拒绝选择,就足以能够代表着你在打破桎梏,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主见。
敢于坚持自己主见,也敢于做出拒绝的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也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智慧吗?
人生道路上,我们就是要做到,此路不通,那就让自己脑瓜子通,不滞于物,不困于形。
如此,你才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眼力见和胸襟,也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格局和智慧。
、转变心态,客观看待顺境和逆境
天下有一件最公平的事,那就是人生在世,每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会受到挫折。这是规律。
因为推动《易经》变化的,有两股势能:一股是阳,递增的力量;一股是阴,消减的力量。这两股势能,互相博弈,随机变化。
顺利,是顺境,阳的势能占上风;
挫折,是逆境,阴的势能占上风。
对《易经》的规律而言,顺境和逆境,都是规律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之分。
对人事而言,我们喜欢顺境,讨厌逆境,所以,认为顺境是吉,逆境是凶。
这就是人道和天道的区别:人心有偏好,天道无偏颇。
明白这点,你才能转变自己的心态:规律,是天道的规律,不以人的喜好为转移。
我们应该顺应规律,客观地看待顺境和逆境,二者是平等的,都是规律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我们普通人学《易经》,最根本的是,改变自己的固定思维,让脑袋开窍,洞察万事万物的规律,顺应规律做事,逐渐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业做得更好,生活过得更好。
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阅读。
我读的是这本白话文图解版本《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经里可不仅只有深奥的大道理,而是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易经》是传统文化的纲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石。读《易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让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开朗了!
这本书才49.9元,现在49.9还能干点啥?看个电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