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上古时期伏羲氏传下了一套演绎天象人事的卜辞--《易》,后来商王帝辛的臣子姬发被囚在羑里,姬发对进行注解,原文和注解就是《周易》。长期以来,《周易》的性质一直存在分歧,原因在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性质也有所不同。可惜,现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算卦、起名、看风水等。
实际上,《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所以至今《周易》二重性十分明显。
为什么说《周易》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呢?这得从一个名词“轴心时代”说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尤其是公元前至前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
对应的时间段大约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老子、孔子、墨子等。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各个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然而,中国的《周易》比“轴心时代”还要早大约五百年,它跟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充满了神秘,有学者认为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术家易三支,也就是说老子、孔子等人都是从《周易》里吸收学习,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但是,《周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上古《周易》指的就是《易经》,与《连山》、《归藏》并称“三易”;现在,广义上的《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包括卦画、64卦卦辞与爻爻辞。《易传》是解释《易经》的,传说为孔子所作,不过没有确切的典籍证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易经》的成书年代比《易传》要早很多,相传是周文王所作。
有人认为老子在经卦阴阳相抱三爻成卦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图式,揭示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抱这一思想在易经还是一目了然的符号图,到了老子便有了种种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分析。其间流传后世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必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次。物极则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在易经是通过爻辞,对爻象在卦体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凶等结语加以反映的。而在老子这里,已经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一切方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委曲总是由保全转化。这种辫证思维方式,是老子观察世界的方法。他运用这条物极则反原理,对世间万物进行辩证概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又用这一条法则,提出了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老子把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辩证思想谱写了中国哲学史上乃至世界哲学史最有名的《道德经》,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在易经的推论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正名”学说。在他看来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应当如同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那样当位才能使一个国家秩序井然局面稳定,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仅不能越位,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产生不当位思想。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所有学派或多或少都受到易经影响。之后的古代哲学发展每个重要时期,易经思想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周易》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了我们怎么样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