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想要活得不计较,学习井卦养人惠物

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红尘俗世,人们难免便会对与自己有关的一切都或多或少的计较得失,有人计较于名,有人计较于利,生怕自己吃了亏而又被别人占了便宜,因为计较而变得敏感,又因为敏感而影响到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这个世界中的人们,都逐渐的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而累到苦不堪言。每个人都想从这种斤斤计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但每个人都难以找到解脱出来的通道,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使人放手的,但是假如能够学习到一些《易经》水风井卦中的智慧的话,那或许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许多计较之心就会变淡一些,因为井卦中所说的养人惠物的智慧,会使人生变得厚重如渊深,不会再去计较于人生的得失而使人活得更为通透潇洒。水风井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八卦,卦象为下巽上坎的异卦相叠而成,下卦为巽为入为木,上卦为坎为穴为水,风善入而木善出,穴地出水而取于上,巽为木,坎为水,是以木承水而上,都是古人取其为井之义。水井,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件物事,在南方因为雨水充沛而较少,但是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因为缺水的原因,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古时候,人们也必定会在一些大道边上凿井以供人们饮用,所以井之为物,并不稀奇。水井虽然并不稀奇,但是其中的智慧与道理却还是很值得人们去好好的琢磨一番的,因为其中正己修身、养人惠物的智慧对于人们完善自己的德行修养实在是大有借鉴的意义,那么这些借鉴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一,井有预备之功,人们经常说“人无信不立,事不预无成”,水井虽然有养人之功,但是也必须要建在一个需要它的地方,否则的话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必须要建立在人员多而又方便之地,才能发挥它的功用,这就要求建设者要有预见性的眼光,否则的话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二,井有养人惠物之功却不以为功,这是井卦的智慧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智慧,《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形容的是圣人之德。而水井的功德与智慧是与此非常类似的,不管你们的都邑如何变迁,但是水井养人惠物的功用不会改变,不管你们有多少人来求水井之养,水井之水不会因此而有所见损,不管曾经惠及了多少人,水井也不会因此而居功自傲,认为自己有多少功劳。并不会因为自己有惠于人而产生计较之心,而那些曾经受惠于水井的人,也不会因此而产生归功于井之心,井和人,物我两忘,便是这个世间最难能可贵的自然之道,有点类似于佛家中所推崇备至的无相布施之心。三,井卦中的中正智慧,井中虽有取之不竭的水以养人惠物,但是,水井却不会失去自己的中正,你来汲水而饮,我无怨,你不来汲水,我亦无求,你能否汲取到水,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因为汲水而造成损失甚至是危险,那也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能因此而否认水井的功用。如果明明有水井,旁边的人却不知所用,或者是用非其时,那么这口水井便会和没有一样,而这并不是水井有问题,而是人们不能善于去发现和使用水井的问题,与水井养人惠物的德行智慧无关。世人的计较之心,大抵都是因为自己的得失之心过重所造成的,如果能够真正的领悟到水风井卦中的智慧的话,那么便能够效法水井的智慧,而成为一个“以渊深者修诸己,以汲养者惠诸民”的有道君子,心存普惠万物而不为功之念,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自然也就不会再与世人行斤斤计较之心了,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