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树丨为什么说儒家学说与易经密切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60407/4818373.html

文章摘自《国学之树》作者:许文胜

《易经》与儒家创始人的关系

儒家创始人孔子,深受《周礼》的影响,在其《论语》中多次对周文王和周公赞颂。

《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讲:我五十几岁以后才开始学习《易经》,如果能够让我多活一些年,就不会有太多大起大落了。这句话里有个“大过”,通常的理解是大的过错。实际上“大过”来自《易经》的泽风大过卦,本意是一件事发展过程起落大、辗转多。由此可见,孔子对《易经》的崇尚程度。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这是讲:孔子晚年非常喜爱研习《易经》,因为翻阅得频繁,把用来绑竹简的牛皮筋都磨破了多次。牛皮筋是非常坚韧的,能把它磨破,可见孔子读《易》的认真。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孔子将《易经》升华为哲学高度的大成之作《易传》,其对儒家的思想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儒家的太极

儒家的核心太极为“孝”。

“孝”从爻从子,子承爻,本字发端于《易经》。解构为“土”字与“子”字再加一个“丿”。

字在《易经》中为坤卦,代表孕育万物的大地之母。

字代表了生发,是万物的初始状态。

在造字中代表了由古到今的一个过程。

“孝”体现了有土之本源的思想,是对自然万物本源的感恩。孝让人明白新生事物来自大地,也会回归大地。你是大地的产物,不能忘本。孝体现了传承和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美好。

《曾子·仲尼闲居》中孔子讲:“夫孝,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行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孔子讲孝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儒家品德。

儒家的阴阳

阴阳的概念在儒家经典中随处可见。孔子从天、人、地的层面把阴阳进行了细分,具体到社会层面,阴阳为仁和义。仁为利他,属阴;而义为合宜,属阳。

《易传·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作为儒家的两个特性,是儒家的精粹。

儒家的三才

儒家结合《易经》的天、人、地三才模型,建立了儒家独特的三纲模型:“君臣”“夫妇”“父子”,君臣为天,夫妇为人,父子为地。其正如《礼纬·含文嘉》中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君为臣纲是让领导做出表率,尽领导的义务,带动员工的进步;父为子纲是让父亲为孩子做榜样,教化子女;夫为妻纲是让丈夫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照顾好家庭。

儒家的四象

儒家结合《易经》的四象衍生出四教。四教为儒家教育学生的四门学科,是将儒家思想由上至下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儒家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四教分别为“文”“行”“忠”“信”。

文要敏而好学,具足了不断吸收的少阴性质;行要笃敬,具足了持续实施的少阳性质;忠要无喜无愠,具足了坚定从容的老阳性质;信要言不可复,具足了说到做到的老阴性质。这就是《论语》中所阐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儒家的五行

汉代大儒董仲舒将阴阳、五行融入儒家思想中,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仁、义、礼、智、信概括为“五常”,“五常”中的每个字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自然五行属性和特质,即以天之五行与人之五常相比合,就有了仁配木,义配金,礼配火,智配水,信配土。

《白虎通义·性情》讲:“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

五常的仁配木,是取了仁的利他,这些是符合木的生发、仁厚状态的特质;义配金,取了义的中正合宜,符合金的肃杀、权威特质;礼配火,礼是规范,需要彰显和表达,配以火的彰显、点亮的属性;智是掩藏的智慧,水主智力,掩藏于内而不外显的能量,所以智配水;信配土,信是履行承诺,是忠厚诚实,配以土的宽厚、承载之特质。

大家品这个“仁”字。

“仁”这个字把它解构出来就是一个和一个,这就是二人同行的意思。在社会关系中,任何两个人相处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矛盾,即使相亲相爱的夫妻也会发生争吵,所以“仁”就是为了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不和谐。懂了“仁”字,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就容易解决。

比如你和一个朋友约定去旅行,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迷路了。这个时候天也黑了,你们又冻又饿,就这样折腾了两三天,最后饥肠辘辘还是没有找到出路。突然你发现了树上有一个苹果,并把苹果一分为二,但是分得一半大一半小,这个时候你把大的那个拿走了。这是什么,叫自利,说俗点就是自私;如果苹果分得一样大,你一半我一半,是正合适的平衡,这叫和谐;如果你把那个小的拿走了,大的给了朋友,这就成为“仁”,“仁”就是利他。所以儒家产生以来孔子一直所倡导的“仁”就是利他的意思。

儒家的“仁”是作为人必须遵守的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确定下来的,通过教育把仁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意识。儒家讲“仁者爱人”,却不限于“爱”,反而超越了“爱”。通常的爱是双向的,需要反馈,而仁是单向的,形成了习惯利他。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说自己如果想有所为就应该懂得协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要达到的,就应该帮助别人能达成,这都是推己及人的体现,根源上就是对“仁”的延伸,推己及人就是阴阳的转化过程,自己为阴,他人为阳。而利他亦是利己,则体现的是阴阳的统一。

孔子从不忽略人的自私性,反而充分认识并肯定个人对私利的追求,并以之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孔子的理论站在了现实的人性基础之上。而孔子想要实现的“仁”,目的就在于要超越个人私利,达到为公利、为他人的境界,所以孔子是追求全面利他的,他讲的是“克己复礼”“克己及人”。

当人们是从为他人着想的角度做事,那么他人也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着想,这便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利他最终会循环到利己上来,让因果产生正向反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