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大用和小用,现代人要重新认识易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

《易经》对中国的读书人来说,算得上是大名鼎鼎,它号称群经之首,其深刻的哲学原理至今未被人研究明白,而普通老百姓只知道它可以用来占卜预测的。

易经之用分为小用和大用。古代士人喜欢玩的射覆游戏,对未来前程迷惑时到算命先生前算上一卦,解读一些其中不成体系的成功学哲理,这些属于小用,也是大多数人认为《易经》全部用处;明白时空循环和阴阳辩证大道,预知天人演化大势,诉诸个人修养,以德御道,顺势而为,这些属于大用。

小用具体,大用抽象。小用背后其实都是由大用的原理所支撑。大多数通《易经》的人所用的都是其中的小用,用它来谋取功名利禄,仅仅是为了一己之利。很少有人能够实践《易经》中的大用,为天下人而用,做到孔子所说的,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小用大行其道,而大用几乎无人问津,以至于中华文明思想源头的《易经》沦落为迷信的还魂丹和名利的问路石,实在是一种讽刺。

易经怎么用?不管是《易经》的小用还是大用,都围绕着对未来的预测这一目的展开的。用《易经》预测的方法有百十来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三个步骤——心动、卦动和解卦。心动,指的是在算卦之前必然是心中已经有了要预测的疑惑;卦动,指的是借助一些工具方法来随机获得代表未来的卦象;解卦,指的是对卦象进行解读从而获得更加得到最终清晰的预测。从古到今有很多种方法流派,比如蓍草法、金钱法、梅花易数、奇门遁甲、铁板神数等。下面我们以最简单的金钱法为例来说明求测过程。

首先,在算卦之前需准备三枚一元硬币。然后,我们心中默念求测的疑惑,这一步是心动。接着,我们开始摇动三枚硬币并随机将它们撒开,记录三枚硬币的正面反面结果,并重复6次从而得到六十四卦的其中一卦,这一步是卦动。最后,我们根据解卦原理并结合我们求测的疑惑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这一步是解卦。实际上,解卦是用心在解读,卦动是用心在求取,都是属于心动的一种。我们可以借用六祖慧能所说的一句话来概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任何通过《易经》求测未来的方法都离不了心动和卦动。心动其实就是大脑在算卦前充满了对未来的疑惑。大脑中有海量的电子,它们处于复杂的纠缠状态。意识就是大脑中这些处于纠缠状态的电子在周期性的坍缩中间产生出来的。这些电子不断坍缩又不断被大脑以某种方式使之重新处于纠缠态。当我们在问卦过程中心中满是疑惑时,这种疑惑的意识就会通过量子纠缠在未来时空中发生并通过过去和未来博弈机制产生最终的未来,而这一未来就是一种随机。

卦动则是通过外部工具来获得现在时空中的随机数,它在形成中也受到了疑惑这种量子纠缠效应的影响。两种随机都是由人的意识决定或影响的,构成了共时性,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卦动获得的随机数来表现和解读出在心动中产生的未来。

《易经》固然神秘玄妙,但绝非万能,也遵守着自然规律,只不过这种以共时性为代表的自然规律为我们现代科学视角暂时不能认同。因为《易经》中表示的物象的颗粒度很粗,并且在二进制和我们人类语言转换过程中(也就是解卦)难免会有疏漏误解之处,所以也并非都能够预测准确。用《易经》预测只能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而不能告诉我们未来为什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如何运用这种规律,还需要从理性科学中获得。因此,《易经》和背后的方法论不可替代理性科学,它们可以成为理性科学很好的助手,指明理性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人类打开一双以未来看过去的超越视角。

当前人类社会最大问题并非是科学不够发达,物质不够丰富,而是人类几千年前创造的信仰以及衍生出来的道德难以驾驭人类越来越发达的作为工具的理性科学,从而导致人们舍本逐末,拜金主义横行,追求极致的个人至上,对自然缺少敬畏和责任心和崇尚弱肉强食。越演越烈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宗教冲突问题都可以在这中间找到源头。新的千年在呼唤新的信仰,这种新信仰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融合了古代各种信仰的精髓,重构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宽容、更加宏大的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而让现代人重新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从根本上破解种种现世的重大问题。《易经》给了我们构建这样一种新信仰的思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人通过《易经》所透露的时空观和世界观在融汇哲学和宗教文化等人生观和社会观并用科学作为支撑,创造出这样一种新信仰,为人类文明带来新曙光。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