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参详》系辞释义第三篇彖辞所指
易智
原创
年2月
彖辞所指
彖辞,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总括之辞。指向卦象的特征、内涵和情境,对一个卦象的整体判断。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彖辞是解释全卦的道理现象的。爻辞是说明每一爻的变化的。吉凶是说明其成功或失败的。悔吝是说明其小有弊病与过错的。无咎是要人善于补救其过失的意思。所以分出六爻贵贱的,就在于它所居的位置而定。齐各卦所包含事理的大小,则在于各卦的卦象而知。辨别吉凶的,就在各卦各爻的文辞而知,忧虑于悔吝之来临的,在于吉凶祸福义利善恶微妙之间,都要谨慎小心。能从无咎之中变动而吉的,在于能悔改。所以卦有小有大,小象征阴,大象征阳,卦爻之辞也有极危险的,也有极平易的。各卦爻之辞,皆指向各卦各爻之意旨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