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乃群经之首,想必只要是中国人大多都听说过易经的名头,这部经典留给后人以巨大的影响,甚至在无知无觉之中渗透给每一位中国人。
市面上关于《易经》的书大多都很深奥,尤其是这本书离我们所处的时代太过遥远,里面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让很多想要了解这本经典的人望而却步。
这篇文章将以浅显的话语解释《易经》乾卦之中一些专业术语以及一些古今异义的词语。
乾,元亨利贞。
“乾”是卦名,是《周易》第一卦。“元亨利贞”是卦辞,在初始的时候卦词被称为彖词,是一个卦的断语。
●元:元,始也。元通原,是原始的意思,在乾卦中就说明乾具有创造万物的功能,乾是阳刚的,它与坤阴相交而不断的创造万物。
●亨:亨是亨通的意思。因为天道的运行是周而复始、永远不会受到阻碍的,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因为天道是通的,逆天道是不通的。
●利:利就是有利的意思,天道的运行只会是利于万物的生存,会把有利的东西带给万物。
●贞:贞,和也。“贞”,通“正”是指天道的运行正确有利于万物。天道是一切万物的准则,它永远不会偏离正确的道路。
初九:潜龙勿用。
●勿用,即不可发挥作用。
“初九”是爻序,这里要说一下64卦卦画的读法——64卦每一卦的卦画从最下面一根爻开始读。最下面一根爻称为“初”,阳爻称为“初九”,阴爻被称为“初六”。从下数第二根爻如果是阳爻的话就被称为“九二”,如果是阴爻的话就被称为“六二”,再往上面的,以此类推。
“初九”由于刚刚开始只有一点点阳气,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崭露头角、飞黄腾达是不可能的。只有潜伏下来慢慢的积累自己、充实自己才能为之后的腾飞做好准备。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64卦的每一卦,分别由八卦之中两个卦两两组合而成的,而第二根爻处于八卦画之中的地位——64卦被称为六画卦,而八卦被称为三画卦,其中三画卦分别所处的位置为天位、地位、人位。所以“九二”被称为龙出现在田地上。
●大人:《周易》中的大人与现在所说的大人意思不同,用现代的话就是指伟大的人物。
“利见大人”就是指导人们该如何行动的占辞,是指九二处在一个有真龙出现的时势之下,这说明这个时候应该要做的事是积极地去拜见伟大的人,自己是时候有所作为的了,而不是像初九一样“潜龙勿用”。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这里的君子与我们现代所说的君子不同,而是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乾乾:精进不息。
●夕:晚上。
●历:表示程度很深。
●咎:没有过错。
九三位于人位上,又因为它是阳爻,所以称为君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精进不息,日夜都要时刻自警着,如果能时常自勉自警,那么即使处于危险的地步,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伤害的,这样做是没有过错的。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或:举棋不定的意思。所以“或跃在渊”可以理解为“或跃,或在渊”
64卦当中每一卦都是由两个三画卦组成,下面一个三画卦被称为下卦,上面一个三画卦被称为上卦。由于九四已经处在上卦,所以被称为“跃”。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九四或飞跃在上天,或在渊中,这是没有咎害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乾为天,第五位在三才中又属于天位,所以被称为“飞”。
这个时候,龙飞在天上行云布雨,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可以任意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又因为九五处在天位,极为尊贵,所以成语“九五之尊”即指皇帝的尊位就来源于此。
用人的处境比喻就是君子进登大宝,手掌权势,极为尊贵。这个时候有志于成功的人就能够易于进见大人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上九:亢龙有悔。
64卦当中,每最上面一根爻都被称为“上”。
“亢”是极高的意思,“悔”是占卜的结果,意思是会“小凶”,这与《周易》之中另外一个词“吝”同意。
物极必反,任何一样事物在到了极致必定会有穷途末路之时。所以物不可极,到了极位就置身于穷困地位,动辄有凶险,如同处在穷途末路,失去任何回旋的余地。
这告诉我们要居高思危,要时刻控制自己的欲望,收敛节制,不然就会悔不当初了。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64卦当中只有乾卦与坤卦有多出来“用九”,“用六”。这句话既不是爻辞也不是卦辞,而是作为占卜体例的。意思就是说,用《周易》占卜的时候,要取用老阳之数,不用少阳。
群龙无首一般可以解释为没有一个领导者,这样大家就会为了选出领导而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做是吉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