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这本书,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上次说到了他的迷信,
他越来越相信天命,
心态也就越来越平衡,
在功高震主的时候,
正是这种心态,
让他得以保全了自己。
另外,曾国藩的女儿们各个悲惨,
大女婿嫖娼酗酒,公款私用,
大女儿受尽冷落,
29岁就去世,
二女儿从小十分聪明,
长大却非常平庸,
郁郁寡欢,终生不能生育,
三女儿更是嫁了个花花公子,
生下一子,
因为南京炮声给吓死了,
只有四女儿嫁的人不错,
学问也很好,但身体太弱,
四女婿21岁就病死了,
剩下了孤儿寡母,
所以曾国藩经常反思自己,
是不是都是自己造的孽。
曾国藩在晚年,
也越来越意志消沉,
自己身在官场,
身居要职也对官场的腐败,
毫无办法,
有时候还要随波逐流。
被统治者所,
津津乐道的同治中兴,
不过就是一场虚假繁荣,
因为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
所以初入官场的时候,
他相信人定胜天,
但到了晚年,
他已经觉得这是天命所归,
非人力可以阻挡了。
曾国藩虽然迷信,
但对于国家大计还是分得开的,
比如他弟弟曾国潢就写信给他,
说找人算命了,
曾国荃可能有危险,
让曾国藩放这位弟弟回家,
曾国藩一听就火了,
你这算命的根本就不可信,
这国家行军打仗,
是你说退出就退出的?
之后他还多次批评了,
曾国潢在家里,
摆道场施法术的做法,
他说这要是管用,
那天下就没有倒霉的人了。
由此可见,
曾国藩晚年的迷信,
仅仅停留在内心克己的层面,
而不会去希望这种迷信,
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不像有的人,
去庙里烧香,
求大富大贵,
彩票中大奖,
回头没中奖就骂街。
这种迷信太功利了,
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但克己的迷信,
却可以让你心态平和,
比如有些事没做成,
自己多从自身找原因,
可能是努力不够,
或者书没读到位,
股票暂时不赚钱,
也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
你只要把你该做的做好,
该建仓建仓,该定投定投,
你自己的事做好了,
不用管他什么时候涨起来,
因为结果通常都不会差。
反而急功近利,
天天想做波段,
今天买明天就卖,
后天跌了再接回来的,
这就属于想着人定胜天了,
倒退10年我也是这个想法,
但现在不会了。
跟天争利,做的越多,
错的越多,赔得也就越惨,
所以老子里有言,
叫做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作者说,
曾国藩这个人,
相面的技术一流,
曾国藩曾经看到,
一个人叫做江忠源,
说他必将立功名于天下,
然当以节义死,
当时还没有发生太平天国之乱,
大家也就当笑话听。
后来太平军兴起,
江忠源果然在,
安徽城破的时候自杀,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
曾国藩的相面技术,
也闻名天下。
但这种事,
可能更多是蒙的,
因为一个人的生死,
从脸上能看出来,
确实有点胡扯了,
但曾国藩有识人的能力,
这个确实是没问题的,
这点老对手左宗棠都承认,
识人之明甘拜下风。
曾国藩这一辈子最大的功劳,
就是给晚清留下了一笔宝矿,
那就是一大堆,
经由他提拔上来的人才。
包括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
郭嵩焘,沈葆桢,丁日昌等等,
这些人,
无一例外都是一开始跟他混的,
有的甚至最后混着混着,
已经混到跟他平级了,
甚至李鸿章这样的人,
后来的政治成就还远在曾国藩之上。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3:曾国藩的领导力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7.1购买已下架曾国藩相面术,
其实也就几条,
什么眼睛圆,
还爱转动,
说明这人不可靠,
还有什么面有浑浊气,
气色浮躁,不可靠,
但其实这种相面术,
可不可靠就另当别论了。
就拿曾国藩自己来说,
如果他要是真有这个相面的功夫,
为什么那几个女儿,
却个个悲惨,
难道他就看不出,
那几个女婿不是个东西吗?
应该没有人会主动,
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吧。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
相面术这个东西,靠不住!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带出,
这么多名臣栋梁,
说白了还是他有容人之量,
敢于放权。
再加上生逢乱世,
本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年代,
在长期的实战,
赛马过程中,
千里马自然脱颖而出。
所以相马不如赛马,
这就是人力资源里面的经典原则,
一个工作谁能干,谁不能干,
别太早下结论,把人招进来试试,
干得好就继续干,
干不好就末尾淘汰。
人才流动起来,
最后才能剩下精英,
相反靠一次面试,
就发现千里马,
这事不太现实,
你被忽悠的可能性倒是极大的。
曾国藩也酷爱算卦,
他十分注重易经,
从曾国藩的日记里可以看到,
至少通读了5次易经,
他从这部书里读出了辩证法,
更读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也学会了算卦。
他算卦准不准这事,
其实也不重要了,
可能只是个消遣,
曾国藩在易经中悟出的道理,
才是实实在在的,
他觉得世界都是混沌,
且联系在一起的,
有自然的发展规律,
能竭尽全力,
还是能找到一些门道的。
这其实就是中国的古代哲学,
总停留在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位置,
比如中医,看起来很神奇,
确实能治病,
甚至一些疑难杂症让中医给治好了,
但是又没有科学依据,
甚至不可重复,
攻击中医的人总在说,
皇帝身边的都是名医吧,
但你看这些皇帝,
一个比一个短命。
甚至连天花都是不治之症,
说白了就是中医连消炎都做不到,
但维护中医的人却认为,
中医的理论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
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参透,
反正在国内是争论不休。
曾国藩是传统智慧的集大成者,
他善于在庸俗的事情中提取智慧,
他真的参透了人生的很多哲理,
这才身处官场险恶,
但却能明哲保身,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
立下这么大功劳,
但却安然得以善终的确实没几个!
大部分都因为功高震主,
大权独揽,
让当权者很不踏实,
最后不是贬官,
就是被杀。
比如南宋的岳飞,韩世忠,
明早期的徐达,蓝玉,李善长,
中期的于谦,明晚期的袁崇焕,
清乾隆年间的张廷玉等等举不胜举。
曾国藩资质愚钝,
但却具有大智慧,
在他平定太平军后,
他主动上书辞去四省大权,
并裁撤自己的权利之本的湘军,
这在中国古代官场是很少见的,
也正是因为此举,
说明他知荣辱懂进退,
这句话说出去很容易,
但做起来却着实不容易。
人都是贪婪的,
比如一只股票你赚钱了,
你可能还想赚更多,
房子已经让你赚了几百上千万,
但你还想让他再翻倍。
曾国藩已经权倾天下,
按照往常经验,
正是他春风得意忘乎所以的时候,
但他却主动放弃利益,
主动把刀递给了对手,
从而自己示弱。
甚至跟李鸿章比较,
李鸿章显得很精明,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老狐狸,
善于算计,包括他坑洋人,
坑其他大臣,
建海军这些算计都写在了脸上,
但曾国藩却不是,
他的精明都深藏心底,
该退的时候,绝不争功。
比如打下南京城,
朝廷有意让李鸿章协助曾国荃,
而李鸿章却百般推脱,
曾国藩一看就明白了,
这就是朝廷不放心曾家势力太大,
所以找人来分摊他们的功劳。
而李鸿章碍于情面,
想来又不好意思直说,
得把面子工程做足了,
所以曾国藩主动上奏,
坚持请李鸿章前来主持南京工作。
这下皇帝和李鸿章都有台阶了,
曾国藩这种不争的个性,
反而让皇帝对他放松了警惕,
让他最后名利双收,
得以善终,
不但顺顺利利当了一辈子总督,
还得以名留青史,
成为后世典范。
可以说曾国藩这辈子,
人品,道德,功业,
学识和官运基本完满,
人去世了钱也刚好差不多用完了,
唯一憋屈的就是他的家人,
跟他没有想到福,
特别是他媳妇和那几个女儿,
他的弟弟和儿子,
倒也因为他的关系全都当了大官。
弟弟曾国荃,
也做到了两江总督,
还身兼通商大臣,
他儿子曾纪泽也最后当上了副部长,
而且是驻英法俄的大臣,
成为了一代外交家,
生病早逝的曾纪鸿,
也很博学,是一个数学家。
曾国藩的晚期,
最大的转变,
就是会换位思考,
他总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
去思考问题,
让皇帝用它用得很舒心。
他大智若愚,
虽然脑子不好使,
但在智慧上面却超乎常人,
他的笨办法,
往往最后起到了奇效,
反而是偷奸耍滑的,
没有他走得长远。
所以我们学习曾国藩,
一要学习他大智若愚的智慧,
二要学习他的心态,
三要学习他的容人之量,
四要学他的换位思考,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
您是否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曾国藩呢?
对您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