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64卦中,有12个卦对应着十二个月,即十二消息卦。其原理都是以卦象六爻框架的阴阳两爻,代表天地之阴阳二气,用阴阳二气的升降次序来模拟大自然的24节气,每两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卦象。
这12个卦分别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
年7月22日,节气为大暑。从小暑至大暑,这两个节气对应的十二消息卦为遁卦。
遁卦是《易经》64卦的第33卦,卦象底部已有两个阴爻,表示阴渐长,阳渐退。此时农作物慢慢成熟。天气因阴湿之气加重而更加闷热潮湿,人和动物躲藏起来,以避暑气。
阴渐长,阳消退,也代表小人逐渐得势,君子顺时而退。因此,这个卦也告诉我们要学会适时调整,以求转机。
今天,借着大暑节气,我们一起来修习《易经》中遁卦的退避之道。
在人人争先,不进则退的现代社会,退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意味着落后,甚至被认为是懦弱的表现。
然而,古人却告诉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而且在《易经》当中,这个专门讲退避的遁卦,甚至还鼓励人们适时退避。
那么,既然遁卦讲的是退,那为什么不叫退卦?它又告诉我们怎样的进退之道?
01遁绝对不是消极避祸,反而是积极应对
《易经·序卦传》讲: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这句话就在提醒我们,天地是恒久的,但是所有人和物都是短暂的。
比如树木,从开天辟地到现在一直都有,而且几千年以后可能还有,但有没有一棵树,可以像天地那样长存?当然做不到。
人世间的事物有起必有落,有升就有降,有始就有终,有得必有失。这是自然的循环过程,不是人力所能够改变的。
可是,很多人就是要得不要失,要起不要落,要进不要退,这分明是在自寻苦恼。
事物是随形而生灭的,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就是遁卦。
遁者,退也。那为什么要退呢?
我们先看遁卦的卦象,上面四个阳爻,下面两个阴爻。
就算阴爻代表小人,那也不过只有两个,四个阳爻代表君子,难道还压制不了两个小人吗?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想想看,山上有天,当云雾笼罩山顶的时候,天跟山看起来是连在一起的,这时候山顶是看不见的。好像天退避了。天一退避,大家就知道,原来山是很矮的,真正高的还是天。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君子看到小人出现的时候,也要给他机会,让他去表现。
如果他能够改邪归正,走出一条正道的话,那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干吗一定要把持住呢?
古代的皇帝一旦登基,就要做到死,这就是没有懂得遁卦的道理。
皇帝年纪大了以后,脑筋不清楚,下面人搞鬼也不知道,等到发现的时候,这个朝代已经被搞垮了,这样的史实,我们看过的太多了。
人要退休,但退休不是放弃,而是要想想该如何安排接班人,这样才有办法生生不息。
既然遁就是退,那为什么不叫退卦,而叫遁卦呢?
很显然,它是在说,遁不是让我们逃避、退让、消极避祸,而是在面对不利的情况下,想办法积极应对。
一个人积极地应对,叫做止健。
止健的意思就是说,君子大可以把小人整个消灭掉,但是那样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不可以。
02功成不必在我,进退裕如才叫遁
遁卦的卦辞说:遁,亨,小利贞。意思是一个人在适当的时间退避,对自己是亨通的。
正是因为遁了,才会亨。如果不遁,大家都僵在那里,怎么会亨呢?
那遁了是去干什么呢?潜遁以待来日。
大家想想看,当一件事情很好的时候,怎么会变坏呢?可事实就是变坏了,这是谁的责任?
中国的历史,治世不多,乱世很长,然后我们就开始怪小人了,说都是小人把君子逼走了,所以才会乱。
小人当道,君子受害,这是一直到现在还存有的看法,其实这就是没有读懂《易经》的道理。
实际上,朝代的衰亡,君子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君子纵容小人,给他机会,让他可以为非作歹,那还怪谁呢?
所以当发现小人当道以后,君子要懂得如何去遁,如何去调整自己,这样才会亨通。
遁卦的大象说: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这是站在天的立场来讲的。
我是个君子,而且居高临下,要对付两个小人,绝对有力量,可是我现在却要退避。为什么?
因为下卦是两个阴爻一个阳爻,很显然阳爻的势力已经不如阴爻。
当大权旁落在小人手上的时候,君子就要小心了,因为说不定真的斗不过小人,那还不如避而远之,这就是君子以远小人。
下面那四个字很重要,叫做“不恶而严”。
君子在小人得势的时候要采取明智的做法,避免被小人迫害,当然,君子的这种修养也是很难的。
君子虽然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守持正道,但是也不必表现出讨厌小人的脸色,否则小人就可能名正言顺地攻击君子。
君子也不能嫉恶如仇,否则君子跟小人就没有两样了。君子要自重,虽然远离小人,但还是希望小人凭良心做事,知道适可而止。
只要小人能适可而止,君子就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把舞台让给小人,其实也无所谓。
读了遁卦之后,我们才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孔子为什么要远小人的用意。
做一个君子,功成不必在我,只要能把这个治理好,谁来治理都一样。
所以,在遁的情境下,君子保持适当的距离,看小人怎么弄,弄得好,就退,也乐得退;弄不好,再转过来,照样有生机。
如果这样的话,君子就能够进退裕如,这才叫做遁。
『好书推荐』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03适时调整转型,方能防患于未然
在遁卦中,君子之所以退位,是因为形势的需要。
同样,企业、家庭、个人,面对不同的形势,也要适时调整转型。
任何企业不转型,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会一大堆,任何家庭不调整,也会问题重重。
对一个公司来说,一定要想想五年之后会怎么样,而不是明年如何。
开车碰到死巷,转弯就很难了,方向错了要及早掉头。
公司要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原有的体制、运行模式等进行适当调整,将其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转型。
对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的转型思维。
比如陪孩子看电影,父母就要告诉孩子在电影里面,好人有时候很坏,坏人有时候很好,并不是说好人一定好,坏人一定坏。
如果父母没有做这项工作,孩子会认为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这对他的影响是很不好的,因为他将来会一天到晚跟父母讲对错对错。
孩子差不多大了,每次看电影回来跟父母讲看了什么电影,感觉如何时,父母就要告诉他,有些事情,不完全像电影里面那样。
看电影这种事情都要培养,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尤其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要这样,过一段时间就要问他,觉得有什么变化,转型要逐渐地,一步一步地来,不能突变。
大人自己也要想想该怎么样转型。
千万记住,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一个人随便走,走到海边,就没有路了,碰到高山,也一筹莫展。
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是老天安排的,所以我们就要事先去想自己至少三年之后会怎么样。
人没有办法十全十美,任何一个组织,总有松动、变动的时候。连山都会变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等到变动的时候,再采取行动,经常是来不及的,而且还会造成很多伤亡和损失。
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山的这一部分是石头,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而那一部分土质比较稀松,发生滑坡等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提前预判,尽早做好预防,就能减少很多突发的灾难。
这就是遁卦给我们的关于适时调整转型,防患于未然的启示。
总之,人生本来就是起起落落的,有进有退这是常态。
进的时候,不要太高兴;退的时候,也不要气馁。
人生是长期的竞赛,不是百米比赛,不必计较一时。
不管遭遇到什么变化,常常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总会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