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始,伏羲时代远古文字还没有产生之前,先民们以八卦为符号,伏羲氏用以预报天气,标注地理形象,提醒人们出行安全。组织人类集体狩猎,捕鱼及生产劳动。生活交流。占卜预测,趋吉避凶,减少危险所用。
既如此,说明古代易经等于是文盲都能读懂的信息交流符号系统,但是到现在高度文明状态下,确认为是天书。这应该时代不同,人类的理解思维脱离了最朴实的原始生存的环境。对符号的理解往往习惯于艰深玄奥中去理解。一致于玄中求玄。
伏羲图至于现在很难读懂易经有其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时代正是商朝未年。殷商文字是甲骨文,文字的演变。从相形文字到现在简体字,中间出现过几次变体。象形文金文隶书楷书等等文体难免传抄之中,用字代替不具备完整的本意。第二,秦统一中国,进行文字统一,易经在民间流传,传抄和文字统一之后的意思是否还是一样?又难免出现各种差错.第三,世人给易经总披上华丽的外衣,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易经,必然有时空思维差异。应该将思维穿越时空,返回到年前,先民们生活场景,结合自然去理解易经本意。
那么先从乾卦的几大象征含义对乾卦进行理解。乾为天,为上为天空空间,也为虚空虚老子《道德经》称无。又为时间,如今天,明天,春天,夏天。属性为纯阳,形状为圆方位为西北。周易乾卦为龙。故后来皇帝称天子,家庭为父,等等。从这些象征性,我们对应周易的乾卦爻辞,进行分析。
乾卦六爻图文先讨论龙的这个楷念,中华文化的龙并非远古时候的恐龙,恐龙是蛋生,有点像现在鸟类,也是能飞的动物。而中国的龙,最早见于甲骨文。龙为先民想象中的神物,乃综合数种动物的形状,并以想象增饰而成。后用以代指皇帝或比喻非凡的人物。从这层意思进行理解,龙其实是虚构的,从乾卦上,象征虚和无,本不存在的动物,但象征着一种有力量和精神,理想和美好愿望的追求或者希望。
乾为天时象征空间,空间虽然什么也没有,但是天一年四季天确在运行中,慈生着万物。
人类也是不断努力和追求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爻辞虽然寓人,但是爻辞内涵的意义取源于天的自然运行法则。
中华龙神图先看乾卦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这一爻,为何勿用,勿有几种含义,一种说法有据可查,《说文》载(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二种说法,甲骨文的勿是会意字,右边像弓,旁边两小撇表示弓弦振动的样子勿的本意为引弓拨弦,后假借为表示劝阻、禁止,做否定词。勿也表示一般否定,相当于不。
那么潜龙勿用的勿,究竟是哪个含义,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我们能否从卦象中去找到正确的含义。
从乾卦象天中我们去寻找卦爻的自然性质,乾卦是复卦,下卦为主卦,上卦为用卦,对应爻辞我们发现,上乾卦九四爻辞,或跃在渊,渊是深渊,是平行地面向下的空间。上乾中爻是飞龙在天。我们所仰望的空间。亢龙有悔,我也发现,下爻是跃,跃有向上跳跃之意。上爻是悔,悔有反还之意。我们用立体几何化分析。初九爻对应的是九四爻,九三爻对应的是上九爻,如果初九爻象征春天。气温是逐步上升的这样一个趋势,九三爻为秋天,对应的上九爻,为亢龙,秋天气温开始逐步下降。这样我们发现下卦为主卦象征时间,一年四季的变化,上卦象征空间和气候,为用卦。能量变化的状态。
元亨利贞
四季图现在每个爻辞进行解析,
初九爻,潜龙勿用,初九爻变卦为巽卦,巽为风为春天,春天万物始生,不能破坏,也不能急于为己之所用,初九爻,潜:表达是天具备隐藏的功能。一种看不见确又存在万物生发的力量。那么初九爻的潜龙勿用勿字存在上面2中含义,一是聚集,二是勿为。面临自然层面为禁,人事社会层面为聚集。
九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同现,九二爻变为离,为火为光,故这爻为见,九二爻,现:表达天,透明透光的功能,离也为夏天,同时龙在田代表为父,为男性,耕种和劳动。用在九二爻,也正应九二爻变卦为离,为夏天,耕种和劳动的重要的季节。利见大人,是社会层面的象征,中爻变离卦为,光明之象,
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终日乾乾:天:周行不怠,循环不止。夕惕若历,小心翼翼。(均匀,不快不慢一整天时间都是24小时)变卦为兑,兑应西方,爻辞中用夕夕阳之含义,同时为秋天,为收获的季节,人民辛勤劳动收获果实,并需要谨慎的保护收藏。避免野兽和强盗的攻击猎夺。九三爻,乾:表达的是,天运行功能。以季节方面象征人事动态。社会方面,象征奋斗和警惕。
九四爻:或跃在渊,跃,跳跃,渊:是地平面以下很深的空间,大海的深谷。九四爻变,上卦为巽为风,为入,为动,故为跃。低空间的运动范围,
九五爻:飞龙在天:飞:腾飞,天:是仰望的空间。九五爻变上卦为离,离为火,炎上,也为离脱离为飞。高空间的活动范围,飞龙在天,也可以理解为愿望得以实现。爻位对于与下卦中爻人位,九五爻在上卦象征君位。
上九爻:亢龙有悔:亢:高,高傲高亢。极度,非常,过分。这爻已经菲正常空间,悔:物及必反之意,
综合卦象爻辞,我们发现,整个的卦象是一副抽象的图画,只有先明白卦象的自然象征,方能理解其中的所蕴含的自然变化和道理。从中领悟出吉凶逻辑,爻辞用字精炼,寓意抽象。每个字,因对应的事物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卦,则表达内涵又各尽不同,爻辞起到点缀的作用。也就说,你越把卦讲的太清楚具体,就离卦的本意又越远,既然卦是抽象的,当卦所应对的具体事情上,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先从天地自然中进行思考,悟透玄机,明其事理,才可以灵活理解。所以老子《道德经》也只能很为难地说,道可道非常道-----来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