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放下得失,用平常心做事,最容易出好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23/4454953.html

《易经》告诉我们,世界的一切,都是阴阳构成。计算机无所不能,其运算都是基于二进制0和1,类似阴和阳。

在《道德经》中,有一对最大的阴阳:得到和失去。如果你能领悟其中的关系,就能放下得失心,达到抱朴归真的境界。

得到和失去:积极争取是生活,主动放手是修行。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管做什么事,一辈子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更好地活下去。

为此,我们要把握“得到和失去”的关系,把这对阴阳关系平衡了,人才能活得顺心,做事顺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表面意思是说,我们求学,要多多日益;而修道,却要每天减少一点。

换句话说,世俗人和修行人,走的是相反的道路。

世俗人,要养活一家人,要买房,要教育子女,要看病,要休闲娱乐……这一切活动,都需要钱去支撑。没有钱万万不能。

所以世俗人,要积极争取,财富多多益善,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人穷了,别人都看低你几分。

而修行人,走的是相反的道路。

“为道日损”。首先,要减少自己的妄念,欲望,执念等;其次是对物质享乐和情感纠葛的断、舍、离;最后是达到“无我”的心境。

所以修行人,生活都很朴素,视名利为浮云。

综上所看,世俗人和修行人,是阳和阴的关系。一个多多益善,一个做断、舍、离。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

世俗人羡慕修行人的精神境界,凡事看得开,洒脱;自己却放不下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反过来,修行人云淡风轻,时常要忍耐物质匮乏的窘迫状态。

如何平衡这种阴阳矛盾?

启动多维度一体的生活模式。

放下得失心,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得到大自在。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一个人只要平衡好“得到和失去”的矛盾,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得到大自在。

体现为:

心态上,放下得失。该争取的,就努力争取。该学习的,就勤奋求知;该赚钱,就努力做事;想要什么,就努力去实现。

这是阳的积极,争取,得到。

决定一件事的成败,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你能控制的;外因,不是你能控制的。

所以,对自己能控制的事,要主动;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要放手。

道理虽然简单,生活中,人们却做不到。

事在人为。很多人就是懒得去做,总想坐享其成,或者走捷径。一边幻想赚大钱,一边不愿意吃苦。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思想和行动不一致,是人的烦恼来源。

有执行力的人,想做什么,就去做了,不会胡思乱想。

另一方面,人很容易执着,不甘心,不放手。这会把人卷入一个漩涡。尤其是感情方面。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放下得失,用平常心做事,最容易出好成绩。

如果人能自控,放下得失心,就会转变成平常心,用平常心做事,最容易出好成绩。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平常心,很可贵。

老子《道德经》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天下常,是顺其自然的平常。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持一颗平常心。

一个人持平常心,得到不狂喜,失去不焦虑,一切都顺应自然的规律,该来的,自然会来;该走的,让它自然而去。

不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控制自然的节奏和规律,这就是“取天下常,以无事”。

而人做不到顺其自然,无法遵循自然规律,人很自我,我想这样做,就要这么做,不管不顾规律,这样就是“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以上,就是对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解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