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厉害的易学高手,抓住3条规则,灵活变

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有些读者,想让我一板一眼地讲《易经》每个卦的爻辞。

首先,没有必要。这些内容,网上都有,我不会多讲。

举个例子,你想了解“临卦”,用电脑或者手机,百度搜关键字“临卦”,相关的信息1秒钟就能搜到。

你们要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受益终身;被动地等待别人灌输给你的知识,都是有限的。

其次,《易经》的爻辞是枝叶,不是核心重点。

如果把《易经》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易经》八个基础卦:乾、坤、巽、兑、艮、震、离、坎,是树根;八卦演绎出来的64卦,是树干;卦辞是树枝;爻辞是叶子。

这是易象,背后的演变逻辑和方法,是这棵树的成长(不可见)过程,可以称为易理、易数。

擒贼先擒王,做事抓重点。

你把重点牢牢抓住,掌握其规律、变化规则,至于枝枝叶叶,不要被缠绕进去。很多人学《易经》,都被卦辞、爻辞,这些枝枝叶叶困住,找不到要领和技巧。

可以这么说,真正厉害的易学高手,单纯用8个卦和64个卦的阴爻、阳爻的变化,就可以推知规律。当然,达到这个水准的人,很少,所以才出现卦辞和爻辞,乃至孔子作十翼,都是为了辅助说明“易”之变化规律。

你们学习易,不要本末倒置。

有些人以为自己掌握很多《易经》的知识和理论,就以为自己很牛,动不动就批判别人。持这种心态的人,研究易一辈子,都入不了易门。心不正,所以不上道。什么是心正?

道心失正,有私,为人心;

人心得正,无偏,为道心。

当人心和道心,天地心合一,那么就是天人合一,才是有悟。有悟就是上道。一个悟字,胜过千万条高大上的理论知识。

人本自足,何须外求?每一个人,大脑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你要打开自己尘封的宝库,这才是学易的捷径。不是拜哪个老师,然后老师把知识复制和传授给你。

真正懂易的老师,是通过易,指点你去悟,开悟以后,《易经》的所有东西,一点就通,一切都会自然明了。

以上这些,是我学易的心法。

一个人很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唯独学易,不行。学易要灵活变通。玩索而有得,孔子是这么总结学易的方法。

现在,我们通过“临卦”,来学习灵活变通的3个规则。这3个规则,适用于任何一个卦。

规则1:一物降一物,任何一个卦,都有另一个相对立的卦。

临卦,地泽临,兑下坤上。

临卦,是什么意思?

可以用“君临天下”四个字概括。

如果你用事,得到“临卦”,那就是吉。因为临卦的6个爻辞,都是吉或者无咎。

初九:咸临,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至临,无咎。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临,吉,无咎。

在《易经》中,阳爻通常称之为君子,阴爻称之为小人。互相对立的关系。君子和小人,类似君臣和平民,并不是今天我们指的可恶小人。

在临卦中,从下往上,第1,2爻,是阳爻;后面4条是阴爻。

这种爻变的趋势,代表着阳爻在逐渐增加,而阴爻在相应消退。如果一个人处在逆境,得到临卦,那就是说,好的运势在逐渐增加,而不顺的境遇在逐渐减退,得吉。

在《易经》中,每一个卦,都有另一个与之对立的卦。

如下图,很简单,阳爻变成阴爻,阴爻变成阳爻,就得出一个对立的卦:

临卦的对立卦,是遁卦(遯卦)。

我们为什么要看对立卦?用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卦。

临卦,初九,九二两条阳爻,正是阳刚盛大之时。类似一个人,准备充分,胸有成竹,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

遁卦,就是隐遁,隐藏,不作为的状态,刚好是完全相反。

我们看卦,如果对本卦,理解得比较含糊。那么就看对立卦,对立卦就是完全相反的状态。你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推理,就能更好地理解这2个卦的意思。

战术上的声东击西,本质上就是阴阳对立的切换和灵活运用。

兵书上有一条战术,叫:能而示之不能。

本来是强的,却展现出相反的状态:弱,以此隐遁自身实力,迷惑敌人。

天下万物,都是一物降一物,一样东西再强大,必然有另一样东西,能够克制它。人也是如此。

明白这条规律,就能知道:天下无难事。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关键是你要找到与之对应的克星。

可以这么说,临卦的克星,是遁卦;反过来,遁卦的克星,是临卦。二者的关系,会互相转化。

上面是临卦和遁卦的例子。

你把《易经》64卦,每个卦和对立卦,总共32双,自己好好画一画,琢磨一遍,脑洞一定大开。学易,就要这么琢磨,才能摸到门道。而不是死记硬背什么爻辞,卦辞,那样会变成书呆子。

规则2:事必求中,物极必反。

临卦的6条爻,都好,只有卦辞,带一个凶字。

临卦的卦辞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那些喜欢研究卦辞的人,又被这个“八月”带歪了。8月份有凶?还是8个月后有凶?都不对。

切记,不要用现代的白话文,去对号入座,这样理解《易经》,十有九错。

这个八月,取于周朝的历法。两三千年前的历法,和现代用的历法,不一样。如果纠结这个问题,就迈不过去。

八月有凶,只是一个比喻。

临卦,下面2条阳爻,一直往上增长,阳进阴退。《易经》的原则是,阴阳平衡,是最佳状态;如果阳增长过旺,那么就会有凶。一个人阳气太旺盛,就会急躁,暴躁,静不下心,这就开始隐藏着凶。

对临卦而言,如果变成它的对立卦,遁卦,那么就是凶。遁卦下面2条阴爻,上面4条阳爻,阴涨阳退。

这其中,有一条规律,就是:事必求中,物极必反。

无论什么事,无论是阴,还是阳,都不能发展过度,过度了都会物极必反,走向反面,有凶。求中,才是最好的状态。

做生意,我们说共赢,就是“事必求中”。甲方和乙方,都能从这单生意中,得到各自的最大好处,这才是最佳的状态。

规则3:爻变,是从量变到质变,有规律地逐一变化。

无论是阴爻变成阳爻,还是阳爻变成阴爻,爻变,都是一条爻,接着一条爻,有规律地逐一变化。不是乱来的。

我动手画一个例子:

坤卦,一爻变,成复卦;再变,成临卦;再变,成泰卦;以此类推。

十二消息卦(十二辟卦)和京房易的八宫卦,爻变规律,和这个同理。后面的课程会讲。

打个比方,事情从好变坏,不是突然发生,而是一点点地变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感觉不幸的事情突然发生,那是因为没有察觉到爻变的潜移默化。

反过来,一个人要成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点一滴地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发生质变,发生质变以后,才能看到成事的迹象。

规律的变化,就体现在爻变中。

大多数人,只看表面现象,不看背后的变化规律,所以无法洞察事态的来龙去脉。

当你把爻变的规律,琢磨通了,《易经》也基本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