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长安原创
曾仕强教授:“我冒险说一句,‘中国人很少有同理心,你单刀直入去讲道理会吃亏,中国人一般都是由情入理,从来不直接讲道理’”。
曾教授所言,是否属实?但是,他后面一番话令人恍然大悟。曾教授补充:“中国人只信自己的道理,从来不信别人的道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情与理,一直都是比较模糊的观念。尤其在我们国家,人情、道德的约束非常强烈。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人情社会要多讲情面。理,应该被尊重。两者需要寻求一种平衡,相互促进,相互弥补。
任何事情,都不能走上极端——既不能一味扩大理的占比,也不能忽视人文、情感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经过千年沉淀,我们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而奠定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无论是《礼》,还是以孔子为代表儒家学派,都是典型的情和道德的高地。
法和理,在社会维稳、强国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一如大秦帝国的崛起,正是因为商鞅的变法,以及对法的坚定执行力,使得秦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将智慧、教训悉数留给我们这片大地,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对道德和法理的高度认可。
近几年,常常能看到一些温馨治愈画面——甘肃省某个县上,一个老大爷摆地摊卖菜,可是他的菜摆到了马路上,严重了交通秩序。
执法人员见状,走上前去劝解老大爷,他们并没有直接没收老大爷的菜摊和小车,而是笑嘻嘻地规劝到:“大爷,这样是不是影响到了别人行走,是不是摆到了马路上,这样会很危险的·
对于这样的有温度的执法,老大爷非常乐意地听从了执法人员的建议。对此,评论区的网友炸锅了,对执法人员的热心举动叫好:“这才是有温度的执法,这才是榜样”。
曾教授说的‘中国人不讲道理’自然是说不通的,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深意是中国人先讲情义,然后才讲理。
简单通俗讲,在人情浓厚的中国,“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不容易行得通的。当我们试图以理来说服别人时,很多时候不会取得效果,也难见成效,但是如果能打开别人的纠结、困惑,很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的组成,既有对法理的绝对笃行,也有对情义的深度认可。情与理,其实就像一根棒子的两头,单凭一头难以成事,只有将两者平衡、保持在一种稳定状态,才能推动一个社会、一种文明,抑或一个国家走向更远方。
中国人不是不信道理,而是不信别人的道理。为此,曾教授说:“我们很多人太过自以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教,用自己的是非观来评价、批判别人。”
诚然,一个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当我们活在自己的偏见里指责别人时,其实就已经犯了错误。通俗讲,你的“道理”充满了偏见,仅仅只是自己的道理。
电视剧《天道》里,因为王明阳犯了法。可是,王明阳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死脑经”,他即便是死,也不愿透露任何有用信息给芮小丹。
王明阳的意思很明白:我告诉你们亦然免不了一死,倒不如不说还能保得朋友,成全了自己的义气。面对芮小丹的审问和义正言辞,王明阳始终不开口。
显然,和王明阳讲理是讲不通的。相同的问题,王阳明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自己认同的道理,而不是芮小丹站在警察的身份上讲述她的道理。
情与理,是任何人都避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是人人都会遇见的生命难题。一个人太过刚直就会失去人情的味道,同样,一个人如果太重情也是难以成事的。在情和理之间,我们只有寻找到一种平衡,两者并用,才能不走极端,立于不败之地。
曾教授说的话,不是说中国人不讲道理,而是对于讲理的方式有一种特殊要求——一件事情,我们如果太直接刚硬往往很难办成,只有先动之以情后,然后再去晓之以理,如此可能取得理想效果。
其实,这种思维充满了辩证色彩。换言之,辨证色彩也就是《易经》中的“阴阳交替”和“刚柔并济”的智慧。
曾教授在36岁就开始研读《易经》,他的很多智慧、人生感悟,乃至自己的管理学都是从传统智慧读物《易经》中领悟到的,正如我们在《百家讲坛》上看到的一样,他对《易经》的研究和解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却也不乏深刻。
《易经》中的一大特色,即是对“阴阳”关系、刚柔智慧的诠释,太过刚猛的人,往往都会败在柔软的招数上,就像太极拳很慢,但是它却能以慢制快。
情和理,是需要我们用“中庸”思维把控的,《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也就说明了我们要在阴阳、对错、黑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唯其如此,才能避免极端,不走极端,也就会时刻把控事情的发展趋势,即便是失误,也还能补救,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直以来,《易经》被看作是占卜、算卦的书,这是非常悲哀和愚昧的,实际上,《易经》囊括了宇宙至理、社会运行的法则,以及为人处世的奥秘。大到天象、自然规律(24节气和闰月),小到一花一木的枯荣,其实都能找到答案。
相比于一般的艰涩、难懂,曾教授的《易经真的很容易》一书,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为我们大大降低学习门槛。全书虽然仅仅50多页,但是那种领悟后的通透和智慧,却是千金难买的。如果不曾翻看,不妨戳下
《易经真的很容易》+《财神文化》曾仕强谈人性易经的智慧家教论语精选月销量¥32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鬼才”贾平凹语录引非议,小说《暂坐》再次揭开人间真实路遥《人生》:高加林错失刘巧珍,男人的爱情里一半是事业《百年孤独》之“遗忘”主题:失眠症和香蕉屠杀揭开拉美血泪史万年前起源的人类,从非洲向欧亚、美洲扩散,为何非洲落后了董宇辉评《白鹿原》令人称绝,陈忠实创作完成后,曾面临一大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