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易经讲座01世界上所有的学

中华?族最古?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论是??“道可道?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的“吾道?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阴?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族,?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家都?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家看过巴?伦的?化、希腊的?化,如果说这些?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我们是只有?个地球,没有错,但是毕竟???是从??的?度来看这个地球,?东??特别是中国?,则是从东?的?度来看同?个地球,看出来结果是不?样的。

所有的?明都是从神话开始,可是神话能满??类的需求吗?我想是不?的,对于神话,我们总是将信将疑,所以神话没有办法满??类求知的欲望,于是就产?了哲学。每个?族都有不同的哲学,?每个?族的哲学实际上都是从神话??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个?的,就是解答宇宙??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个?的,也是解答宇宙??的问题。但是?家总觉得,哲学家讲的话我们似懂?懂,好像他们?直都在象?塔??,这就产??个很?的问题:我们认为哲学根本不能满??类的需求。

但是中国的哲学并不是在象?塔??诞?的,你看孔?,他多么贴近?百姓,你看??,他多么地深???!因为我们是合在?起的,我们把理想跟现实合在?起,我们把?的和低的拉在?起。所以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变成智慧。

我们的智慧是什么?就是?本《易经》。

我们对《易经》的认识应该要很明确,要了解《易经》不是教给我们知识的。《易经》给我们的是智慧。

《易经》告诉我们,?切?切都是?想出来的。我们不?虚拟,我们?想象。?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从不清不楚开始,慢慢变得具体。

《易经》告诉我们,?切?切都是?想出来的。事实上,?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那么,《易经》?是谁想出来的呢?

《易经》是中华?族的最?智慧,它是伏羲?想出来的。伏羲?是谁,我们其实不?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想象,他就是?个很喜欢动脑筋的?。我们中国?常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个?如果?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的智慧?定很浅薄。只有从声?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才能具有把握纷繁??和?穷宇宙的?智慧。?浅薄或智慧,完全在??。

如果?个?吃饱饭闲来?事就打麻将,这个?不可能成为伏羲。

伏羲想的是?类最重要,?且是宇宙最?的秘密:万物从哪?来。

伏羲?看到太阳从东?起来,然后从??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种?量把太阳从东?拉起来,往??拉下去,这股?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

如果伏羲?只想到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太会虚拟,太不切实际。怎么断定不切实际呢?太简单了,今天?个太阳出来,明天??个太阳出来,哪有那么多太阳??天?个,?年就三百多个,那还得了。就算有那么多太阳,东?有那么?的太阳库可以储存吗??边也要?个很?的太阳库才能够?天接收?个。所以伏羲?就??否定??。这个对中国?影响很?,我们是最会反省的?族。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那不是事实,太阳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地球??在转,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思路。

伏羲?最起码告诉我们:有看得?的部分,就有看不?的部分,有?个?量拉上来,就有?个?量拉下去。他就产?了有两种互动的?量的这种观念,?正?反,?上?下,循环往复,周?复始。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伏羲?很想把他的思路表现出来,让?家都知道,可是那个时候没有?字,他就把这个?量??条连续的线来代表,这是很了不起的?种做法,没有?字,说也说不清楚,?脆画?个图像,画?个最简单的符号。那时候连符号这个观念都没有的,可?符号也是?想出来的。

伏羲就画了这么?条线,也许当初连画的笔也没有,他就折?段树枝,?来代表那股?量,所以?画开天的真实的意义就是?画开天辟地。

到这?,我们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当初伏羲?是?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然后靠想象来替我们造出?套系统,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画,叫做太极。?切都是从这?开始的。

伏羲上观天?,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画开天地,这?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切都是从太极中?发出来的。孔?在他所作的《?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两仪。”这就是?们常说的“太极?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正?反两种?量,?这两种?量就是阴阳。那么,阴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太极?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如果伏羲?想到这?就很满意了,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伏羲?认为?还是?,只是?有时候是?,有时候?会变?,就好??根?头,我们不去动它,它就是?根?头,把它折断,它就变成两?段,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阴和阳有?度的配合性,是不可以分开的。后来伏羲慢慢就想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他发现把树枝?折断就变阴了,接起来?变阳了。我想这些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是很常?的现象,可是在当时,伏羲?发挥了?度的想象?。

我们发现,??的“?”跟可恶的“恶”是很接近的,?就是有??,就是很可恶,这种观念都是从《易经》来的。看到?,我们就会觉得很愉快,因为?家合在?起,?道会很强,我们今天说同?协?就有?的感觉。

?就开始分了,所以伏羲?就想,如果阳是阳,阴是阴,那阳可能往那个?向去了,它阴上来可能往这个?向?,两个不配合,彼此不协调,这个宇宙会那么有秩序吗?

从这?我们?得到?个观念,就是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却是条条有理,?常有规律,?常有秩序的,就是乱中有序。世界上所有的东?都是看起来乱,实际上却是乱中有序,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的。

《易经》?有?句话,叫做?天佑之,吉?不利。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去了解天理,顺从?然,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这就说明,我们所重在?,在??。其实《易经》就是把?然的规律转移到?事??的伦理。

伦理从哪?来?从?然来。?然那么有秩序,是谁在管呢?如果伏羲?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宗教了,但是他没有。他说,这是阴阳的互动,是?然的孕育,是有两种不同的?交互作?,很?然就产?万物,并且不断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如果要??句话来把它说清楚,有这个可能吗?我相信很多??定摇头的。其实,真的可以??句话就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阴?阳之谓道。

今天?物科学家已经讲得?常清楚了,世界之所以能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如果物种?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类,?类也会死亡的。?句话讲完了,没有?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路?条。这就是?阴?阳之谓道。

?阴?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个阴?个阳,合起来就叫道,?是说?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然孕育。但是?然孕育背后有?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那个道理会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社会还有什么秩序?我们对?然还能有信?吗??阴?阳之谓道,告诉我们?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这两个字是谁加进去的?是孔?加进去的。孔?说:“易有太极,是?两仪。”这告诉我们,?含有不同的东?,这个我们很容易了解,就是诸如正反、上下、?低、轻重……就是相对的两种。很多??想到相对,就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我们说世界上?切?切都是绝对的,绝对没有相对,这句话本身就?常绝对。这就告诉我们,?切都是有例外的,这个在《易经》??是?常重要的观念。

太极是我们的共性,?再?不过是个太极,?再?也还是?个太极。??都是太极,甚?于汉字??每?个字都是?个太极,叫做?字?太极。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有阴有阳。同?个中国?,有时候很讲信?,有时候?常不讲信?;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

?有情绪的变化,同?个?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觉得到处都是坏?,??很倒霉。同?个?,也就是同?个太极,分阴分阳。坏?是不是?定坏?不?定,坏?偶尔也会做好事。好?是不是?定不会做坏事?也不?定,好?也经常是好?做坏事。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问???,阴阳是两个东?还是?个东?,我保证他的答案是,两个东?。???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阴阳是两码事。可是中国?会告诉你,阴阳是?个东?,?个东???含有两种成分,?种叫做阴,?种叫做阳,合起来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所以如果讲?,就是太极,如果讲?,就是阳和阴,这种观念我们中国?是很容易接受的。

《易经》给我们的“?内含?”的思维,和??“?构成?”的认识,使得东??的观念,有了“?”和“分”的差异,那么,东??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式,反映到现实?活中,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分为?,这是事实,???也是事实,但是?和分这两个字,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想。分是什么?分就是分开,这样我们才知道??的国家为什么很?,就是它分分分,分出来的,?我们?直是?,??不息。

???看地球,看到最后就看出?个结果,就是?分为?,?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为四,两个细胞就分成四个,四分为?,?分为?六,?六分为三??,这样?穷?尽就产?万物。我们也不能说这种观念不对,但是偏偏中国?的看法不太?样,我们认为是???,??三,三?万物,下?就不讲了,因为不需要讲了,万物都产?了,还讲什么?

??说:???,??三,三?万物。?《易经》的思维来解释,?就是太极,是?切变化的根源;?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如此?来,?然可以?出万物来。《易经·系辞》也写道:易有太极,是?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卦……那么,世间万物?是如何从两仪进?步变化?来的呢?

我们现在?定要了解,中国?很多思维是从《易经》来的。《易经》告诉我们,世界是由?所构成的,可是这个?如果是单纯的?,那就?到底,就不会变化了,更不会有万物了。光是有阴有阳,如果阴阳不互动,也不能发?作?,所以我们就知道,阳?定会跟阴碰在?起,阴会跟阳化合在?起,这样才会产?万物,变成四象。

世界上的东?都是有阴有阳,?且阴阳是分不开的。拿?天的?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不会觉得热,因为上?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上,?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下?都热了,就叫做?阳。到了?昏的时候,夕阳没有什么热量了,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地还很热,但是上?已经开始凉了,所以?昏叫做少阴。到了晚上12点,上?下?都冷了,就叫做?阴。

?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来看,春天是少阳,夏天是?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阴。其实不管在什么??,我们都可以?“太极?两仪,两仪?四象”来看待所有的变化。

只要把这个搞清楚,采取动态平衡,我们就能完全了解了。我们应该尊重伏羲,因为他的起点很?很全,?且让我们永远可以遵循,这就叫做经。所以我们把《易经》排在群经的第?位,是有道理的,但还不够,其实,它是诸?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伏羲?画开天地,这?画就是太极;太极包含着阴阳两种?量,也就是两仪;?阴阳的互动,?产?了四象。那么接下来,四象?是如何产??卦??卦?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下?节我们来说?说。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