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笔记和习题详解才聪学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先秦哲学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1.1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哲学诞生于五帝与夏、商、周时代。先民们在认识并参与自然、社会的活动中,逐渐有了哲学的慧识。一、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五帝(约前26世纪初~前21世纪)、夏(约前~前l)、殷(约前1~前)、西周(约前l~前)时期,先民们继承原始宗教的自然和祖先崇拜,祈求保佑。各种祭祀成为普遍的习俗、礼仪。其中,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是天神崇拜与祖宗崇拜。1.上帝与“以祖配天”(1)所谓“上帝”或“帝”是先民想象的统率自然界各种现象、力量以及神灵的最高统治者、最高权威。首领(政治与宗教一身而二任)借助于天上的权威,来加强自己对各种社会力量的控制。于是,“上帝”“帝”“天”“天命”成为夏、商、周三代的王权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2)“以祖配天”是指,在夏商周的祭祀活动中,只有王者才有资格祭天,祭天的大祭师(也是王者)又总是以其先祖作为配祭。《礼记·郊特牲》中说,万物的本原是天,人的本原是祖,所以祭天帝至上神时要以远近的先祖作为配享。追思天神,也追思先祖,时时想到报答他们的恩德,返回身心的源头,不至忘本。2.“以德配天”“敬德保民”(1)思想来源①殷商时代已有道德意识的启蒙。在《盘庚》中已包含了尊重民意、民利和当政者的笃诚敬业精神等人文主义的萌芽。但殷代仍以敬事鬼神为主。②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后,周初人进一步有了人文的自觉,这种自觉源于他们以小邦而承受大命,又面临内外部的叛乱。(2)具体内涵①“以德配天”:即用德替代祖先,以道德作为祭天的配享,也即将德放到了与天相等同的地位。在殷周之际的革命中,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把血缘性的祖宗崇拜,发展为政治与道德性的祖宗崇拜,把外在性的天神崇拜,逐渐内在化、道德化。②“敬德保民”:周公认为,夏、殷王朝败亡,说明“天命”是可以转移、变更的。“天命靡常”,“天惟时求民主”,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所以命是可以更改的,关键是主政者要“明德”“敬德”。(3)意义①周人改造夏、殷两代的王权神授论,不仅创造天子说,假天神权威为王权的合理性作论证,而且创造天命转移论,假天神权威对君主的权力作出一定的限制和道德的约束,又赋予君主不仅治理人民,而且教化人民的双重责任。②周人的“敬”“敬德”“明德”的观念,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这是周人在自觉、主动、反省地凸显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为动力的、具有德性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③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敬德安民”等一系列人道主义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社会实践中起过一些作用。从考古发掘上看,周代与殷代很大的不同,是人殉与人牲的现象大大减少。周初的统治者已认识到人民的生命、生活与人民的意志、意向的重要性,将其抬高到与天命同等的地位,要求统治者应通过人民生活去了解天命。也就是说,天意是通过民意来表现的,王者要以民为镜,从民情中去把握天命。3.礼乐道德(1)周初的制度①西周的井田制,是贵族占有村社的土地制度,既有共同耕作的“公田”,“公田”的收入用于祭祀和公益事业,又有一夫受田百亩等。②西周初期的宗法制度,其要点是立子立嫡(嫡长子继承)之制、封建(封邦建国)子弟之制、庙数(即宗庙祭祀)之制和同姓不婚之制。周初以此纲纪天下,成为根本大法,按大宗与小宗、血亲与姻亲的关系确立远近亲疏的名分等级,解决权力与财产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以祖宗崇拜、宗法关系来维系其统治。(2)道德礼法①与经济制度相关联的道德的内容,就是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等。从《康诰》可知当时特别强调“孝”与“友”,已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内容。其所强调的上天赋予的“民彝”,即老百姓的内在的法则,是趋向“孝”“友”等的道德。②与孝、友等道德规范不合,则需要强制性的刑、罚。这也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统治者长期提倡的“德主刑辅”的治理社会之方略。二、《易经》、阴阳、五行、和同1《易经》(1)由来传说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现在看到的《易经》,据说是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2)基本概念《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阳爻和阴爻。由六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六十四卦(别卦)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成。每一卦和爻下均有简短的卦辞和爻辞。(3)春秋时人们有了阴阳的观念,又有了卦象说,其编排结构大体上反映了阴阳力量的相对、消长、转化和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简单的看法。2.气与阴阳(1)概念“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①伯阳父认为天地间有一统一的“气”,称作“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的混乱会导致天地之气的失序。②天地之气中,有一部分称为阳气,有一部分称为阴气。③伯阳父以自然界阴阳二气的对立、聚散、屈伸、消长,内在固有的关系、秩序与综合平衡,以及自然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解释、推演地震现象。(2)发展及应用春秋时期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的现象甚为普遍。秦国医官医和论证人身之气与天地之气的关系,把天地之一气分为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把诸色、声、味、疾均视为六气运行的结果。其中反映的是秩序和平衡的思想。医和的意思是:人之气与之气相感通,六气之间有一种关系,人在某一方面不够节制,感应的某种气偏多,就会打破人身系统的平衡,产生某种疾病。(3)总结中国哲学的宇宙自然论是气论、生成论。“气”与“阴阳”的范畴表达了一种宇宙的秩序与关系,便于说明宇宙的生成演化。①“气”具有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弥沦无涯、能质混一的特性,是能动的、生机的、连续的、整体的。②“阴阳二气”的表述则把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规定为内在的诸种力量中的主要的相互克服、制约,这两种力量又是交互作用,相互补充与促进的。在一系统中,需保持均势与平衡,任何一方偏胜,不能“交通成和”,则失去正常的秩序。因此,人们要善于“燮理阴阳”。“气”论与“阴阳”观不仅用来说明自然,也被用来说明社会、人事、人文现象、人身与人心等。它尤其说明自然、社会与人事也处在一个大系统之中。3.五行、(1)五行的含义①“五行”范畴在文字上见于《尚书》的《甘誓》和《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人手有五指,故常列举五种事体。这里列举的是与人之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种重要资材,并指出其特性和味道。②五行与谷并列而为六府,是民生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从夏代开始,六府就是管理这六种生活资材的部门。春秋时期,人们一般把“五行”视为五种通用的资材。就其效用而言,谓之“材”;就其通用而言,谓之“行”;就其收藏而言,谓之“府”。③据《国语·郑语》周太史史伯指出,以土与金木水火和合,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世界,这也是以五行作为基本材料。史伯的重心是说多样性的重要,不相同的东西的杂合,多样性的统一(和)乃是人与万物得以生长繁衍的基础条件。简单的同一(同)不可能生出任何新的东西。五色成文,五音成声,五味成食,“五行”产生百物。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