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太阳到了正午的时候,不久就会开始偏斜了,月亮满了之后,没多久又就开始亏损了。天地之间这种盈亏的变化,随着时令的变化而消长,这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天地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的一生,起起落落,本是人生常态,时来运转,也同在这天地大道之中。
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阴阳的相互交换,成就了这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继承这种天地交换的自然变化规律,就叫作善,这种法则应用在世间万物的身上,便成就了万物的禀性。
人遵循天地自然的运行法则,便是顺天应人,自然能吉无不利。
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万物之间同类相聚,不同类别之间,各有相异之处。彼此之间,因为有所不同,自然会产生分别,而就是这些分别的不同,也有了祸福的区别。
佛家也说,同一种业力福报的人,会产生相互的吸引力,自然会聚集在一起。当缘分尽了,业力变了,又会分开,即缘来则聚,缘去则散。
祸福无门,只有懂得敬天爱人,遵从自然大道的规律,才能万事吉祥!
4、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太阳,月亮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运转,万物皆能得其光辉的普照,春夏秋冬四时季节的更替,若能自然运转,万物皆能得到滋养和生长。
日月四时,尚且要顺应这自然之道,人的生命规律,生活作息,也在这自然大道之中,若能效法自然之道,便能一生顺遂,身心自在。
5、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盛极而衰,阴极则就会生阳,阳极也会生阴,阴阳之间的反复循环,也是天地之间的自然法则。
天地之间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曾仕强教授就说过,万事逢七就会变,一个星期有七天,过了七天就又到新的一周了。
看看地球仪就知道了,风水就是顺着地球在转,转地球一圈就是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很喜欢六六大顺的,因为到了七就会变。
6、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世界上没有平坦没有起伏的道路,天地运行的规律,如地球运转一般,周而往复。
人生处于顺境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有时运不济的时候,人生处于逆境的时候,也要知道终会有否极泰来的时候,因此要心怀敬畏,也要心怀希望,才能在顺境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在逆境的时候,坚守正道,自然能远离灾祸,平安无患。
以上名句皆出自《易经》,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中的哲学思想,贯穿了我们中国人的里里外外,为我们指引和解答宇宙和人生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典之所以能传世,是因为它传递和承载的是人生和宇宙的智慧。知识是会被淘汰的,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生活习俗的改变,知识会被不断地更新和迭代,只有智慧,能经久不衰的传递下去,为一代一代子子孙孙驱散迷雾。
虽然其中的内容并不能马上消化领悟,但是每当拿起来,读过一两页,领悟其中一两句,就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和启发。
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国学经典,是每一个有远见的父母送个孩最宝贵的礼物,智慧的启蒙,才是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投资,人生也会因为有了智慧的加持而变得与众不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曾仕强教授的这套《易经的智慧》和《易经真的很容易》,内容丰富,语言简约幽默,能方便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精髓,是一套学习易经智慧不可多得的好读本。
曾仕强教授是《易经》方面的专家,经过他的论述和解读,让这本经典之作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让我们普通人也能有机会读懂易经的高深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让人生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