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1什么是科学地看待《易经》?其实就是理性的对待它,不盲从,不迷信,坚持以批判性的思维研究它。比如,有人宣讲《易经》是讲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书。我就要问了,宇宙万物哪个运动规律来自《易经》呢?如果我们在经文中不能找到某一规律性的内容来支持这个论断,我们就不能信从它。不管是多么高的权威这样说,那都是不可信的。一个言论摆在我们面前,究竟是对,还是不对,不是别人说了算,更不是什权威说了算。我们一定要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后,才给出判断。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我们自己的理性。我们判断它对,是因为我们已经想通了它之所以对的理由。我们判断它错,是因为我们知道了它之所以错的根据。真言论究竟有没有标准呢?逻辑上合理是一切言论为真的必要条件。凡是在逻辑上不能讲通的结论,在实践上一定不能成立。记得听过一堂逻辑课,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传说爱因斯坦曾经问过他的学生们一个问题,说两个人都从同一个烟囱里钻出来,一个人弄得一身脏,另一个人却一尘不染,请问这两个人出来后谁先去洗澡?有的学生回答说,一定是那个弄得一身脏的。有的学生则回答,一定是那个很干净的,因为这可以说明他更爱干净。但爱因斯坦给出的答案是,一个人从烟囱里钻出来,不可能出现一尘不染的情形,这个问题的前提本身就不成立,后面的两个问题也就没有意义的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理性思考的前提就是要讲逻辑。言论符合逻辑规律只是它为真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我们要充分信从某一观点,那么,它不仅要合乎逻辑规律,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才是我考察某个观点是否对,是否合理的最终依据。只要我们有健全的思考能力,依据这两个标准每个人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其实就是哲学里所讲的思辨地思考。哲学思辨并不是一种特殊能力,每个人都具备它。2大家可能会感觉奇怪,哲学思辨与研读《易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不独研究《易经》,做任何学问坚持思辨地思考都是必备的能力。坚持思辨地思考,就能实现不盲从,不迷信,客观理性地探索研究对象的目标。我下面举泰卦与否卦阅读分析的例子,来说明思辨地思考对于《易经》研究的重要性。泰卦与否卦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卦象,我们熟知的成语否极泰来、泰极生否,就来自于它们。如果我们要问泰和否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周易》经文是怎样描述和定义泰卦与否卦呢?常识所导致的不求甚解的习惯,可能会令大家感觉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泰不就是好,否不就是不好的意思吗?可是,我相信对于一位思想严谨的人士而言,这个答案一定不会令他满意。怎么办呢?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办法是查字典,看看这些文字究竟有哪些标准含义。《古代汉语词典》泰字条下有几个主要含义:1.通达,通畅。2.安宁。3.好,美好。4.宽裕。等。否字条下也有几个含义:1.不,不然。2.阻隔不通,闭塞。3.困厄,不顺。4.恶,与“善”相对。等。看到这许多的不同含义,大家会不会感觉头脑混乱,究竟哪个含义才是经文中这两个字的含义呢?看来,我们还是从阅读经文开始探索吧。3据说《易经》这书本很难读,没有必要的基础,没有高深的智慧根本无法读懂。但是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又不曾有师父带,但为了好奇心,也只好硬着头皮啃了。但为了避免传说中的那些困难,还是先找几本比较通俗易懂的注释类书籍来读。诸家解释卦象与经文,多循象数之理。比如,解释泰否两卦,就以乾卦象天,坤卦象地。泰卦坤上乾下,也即地上天下,解为天地相交。否卦乾上坤下,也即天上地下,解为天地不交。天地相交,又称亨通,所以名泰。天地不交,又称闭塞,所以名否。要据这个解释,我们应当得出结论说,泰即通达,通畅。否即闭塞,阻隔不通。上面解释看似成理,但是我们还需要想通下面几个问题:乾卦为什么可以用作象征天的符号?坤卦为什么可以用作象征地的符号?三个阳爻就能代表天,它概括了天的何种性质?三个阴爻代表地,它与大地的哪些性质相通?这就是说,如果乾能代表天,坤能代表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这两个符号与天地的性质之间建立起某个必然的关联,使得这个象征关系是合理的或可理解的。我自己不能理解这一象征关系,因为我想不通天和地的哪些具体性质使得它们必须要以乾坤二卦的形式来表象。所以,我不想信传统易学中以八卦符号来象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种自然事物的说法。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是《易经》本意,它是后世研究《易经》的学者为了理解卦理与经文而人为添加上去的内容。这就是说,在泰卦与否卦里,乾卦也不代表天,坤卦也不代表地,而我们却偏偏要以天和地的组合去解释它,不能调和的矛盾将必然存在。在我们的经验中,天总是在地之上,从未见到过天跑到地之下的现象。所以,如果乾象天,坤象地是正确的,那么泰卦所表象的地上天下的情形就不可能存在,它在经验中就没有意义。可是,偏偏那些研究者们,又提出一个更难理解的观念来调合这个矛盾,还美其名曰天地交。可是,天地交是一个更难理解的东西。什么是天地交?它对应于经验中的哪些现象或性质?否卦天上地下是自然合理的现象,为什么又被定义为闭塞不通,闭塞体现于哪些性质里。这样一来,当我们将乾看作天,坤看作地时,泰否两卦的表象反而不可理解了。一来,从未见到地上天下的现象。二来,天地交和天地不交的现象无法定义和区别。三来,如果天地交与天地不交没有意义,那么通过天地交来推论通达、通畅,通过天地不交来推论闭塞、不通的推理过程也将不能成立。4传统的象数理逻辑,推导出一堆毫无意义的结论,无法理解的表象。能说明什么问题?这将意味着八卦象八物说根本就不是《易经》固有的思想,象数理不适用我们分析卦理与经文。那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两千多年易学,始终不能将古经文内容讲清楚,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既然那条路不能走通,我们就不要继续沿着那个方向走了。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历史上那么多易学大师,难道都不如你。你说那个方向是错的就一定的是错的么?还是我开头讲的那些话,言论对错与否,与权威、大师的意见没有关系。如果我们遵循乾象天,坤象地的象理意见,我们就会发现泰卦地上天下的表象就没有意义,这个情形不可存在。本就不合理的东西如何用于说理,如果我们坚持泰卦是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只能支持相反的意见,乾坤与天地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对于做学问,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就不会发现问题。下意识地认为凡是前人所做的结论就一定是有道理的,偶尔感觉好像有不合理之处,也要强拉扯使它变得好像有理似的。天地交,请大家分析一下什么样的现象叫天地交。这个状态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解说比原有的表象更难理解和把握,既然没有意义那就是错的,不用在那个方向上继续浪费心力。前人已经搞了两千年还没搞出个所以然,你还沿着那个方向走,再过两千年,到头还是一塌糊涂,雾水一头。既然前人的解读对于我们理解卦象与经文没有帮助,那么我们还是从直接阅读原文开始,毕竟《易经》的思想只能通过它的文字来体现。如果我们开始阅读泰否两卦的经文,我们就不难发现,经文中从未讲到天和地,由此也印证了,《易经》其实与后世所讲的象数理的知识没有关系。5泰卦卦辞里讲到:小往大来。小的走了,大的来了,或者小的走远,大的来到跟前。我们细看卦象,坤在上乾在下。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上也代表在外,在下也代表在里,所以坤上乾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坤在外,乾在里。在外为远,在里为近,坤远乾近也就是坤往乾来。这样,根据卦辞的论述,我们得出结论说乾代表大,坤代表小。为什么呢?其实也很好理解,乾卦三阳就代表阳最多,所以是大。坤卦三阴无阳,代表阳最少,即无,所以是最小。大在里,小在外,亲近大的,疏远小的,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联想到重视根本,忽略枝叶,亲近主要的重要的,舍弃次要的无足轻重的,丢弃芝麻,去抱西瓜,舍远谋近,重本弃末。所以,所谓的泰相当于现代语言中顺这一观念,次序合理就是顺。否卦卦辞里讲:大往小来。乾在外,坤在里,所以是亲小远大。亲小人,远君子,奸臣当道,贤良在野。再比如,本末倒置,主次不明,轻重不分,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所以,所谓否就是逆,不合理的次序就是逆。这样一来,我们不用借助什么天、地、交与不交的复杂概念,单从经文文字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卦象的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当我们理解了卦象的意义,就会发现爻辞内容也变得更容易理解了。限于篇幅,我们只讲泰卦九二爻辞,包荒,用凭河。否卦六二爻辞,包承。小人吉,大人否。经文中包通“匏”,大葫芦。葫芦在古代都两种用途,因为葫芦空心,就可以用作容器,用来盛放食物或肉类等。同样因为葫芦空心,就可以借助于它在水面的浮力,帮助人们涉渡川河。很明显,将葫芦用作盛器,装上食物或肉类,这叫做大材小用,或者叫大往小来。将葫芦用作浮器,帮助人们渡越河流,这是小材大用,也可以叫做小往大来。泰卦九二:包荒,用凭河。是说葫芦空心,可以用涉渡大河。小材大用,小往大来,所以与泰卦亲大远小的意义是统一的。否卦六二:包承。承,肉。葫芦里盛满了肉,就不能用作浮器渡河,这是大材小用了。也就是小来大往,与否卦亲小远大的意义是相通的。所以,六二爻象征着否已成,所以筮遇六二小人吉利,大人否逆。6所以,理解《易经》内容并不需要借助卦象与经文之外的内容。传统易学中象数、义理等内容并不是古经文固有内容。传统易学者,先研究易学,号称学习《易经》的基础知识,事实上,越是迷信其言论,离古经文的真相就越远。指示这些内容的虚妄并不是一件极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坚持思辩地思考的原则,坚持理性的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些问题并不难以发现。所以,还是那句话,打破迷信,破除成见,是我们还原《易经》真相的最重要的前提。总之,言论是否合理的根据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哲学思辨是把握真知的根本手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