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预测之天水讼,作事从一开始就要做

《卦序传》: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字是言字旁,右边一个公字,是争曲直于官府。坎为险,又为是非;乾为争,为直,讼卦取乾刚坎险之义。卦象外乾内坎,不就是一个外表刚暴,内心阴暗的人吗?这样的人自然争讼不已!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象传》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讼卦上卦为天,下卦为水,乾有上升之性,坎有下降之性,上下违行,争执不下。因此,占人事而得此卦,是敌我互不相容,诉之于公以求裁决。上卦有刚健之性,争强好胜,以致下卦陷于困难,后者必定会反击,因此不得不诉之于公,这就是诉讼的由来,故曰“讼有孚窒”。“有孚”是说,争讼中必定有真实的东西。然而即使你所说为实,对方肯定不会承认,反而会反咬一口。所以说,在争讼中,即使你有理,也应当戒慎恐惧,冤屈得伸就止讼,如果健讼不已,必定会有凶,故曰“惕中吉,终凶”。讼有原告被告,有在理的一方,有不在理的一方,在诉讼的时候,有理的自然要求伸张正义,但无理者肯定会扭曲事实,法官如果不能明察,必会颠倒黑白。有的甚至行贿,让法官以曲为直,以黑为白,让有理的受冤难伸。所以说争讼之事应该由大人来决断,故“利见大人”。“大人”指九五,刚健中正,居尊位,刚明能察,健而能决,中则无偏,正则无私,因此能立判是非,曲直无枉。诉讼不利者陷于危险,如涉大川而遇风波,故讼亦曰“涉”。《彖传》曰“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是说打官司就像涉江过川一样,不得不警惕啊。《大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上卦为乾,天阳上行,下卦为坎,水性流下,上下异性,各反方向而行。在八卦中乾刚健充实,坎艰难困苦,两者的行为相违。相违必然导致相争,争讼就是这样起来的。君子见于讼卦的这种现象,发现所有争讼之事,是因为在做事之前就留下了祸患,才酿成日后争讼的后果,故曰“作事谋始”。所以说不管是交朋友,还是缔结条约,都必须在开始时要慎重考虑,不能留后患症,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争讼的事情。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传》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辨明也。“事”指讼事,因为其事太小,因此不说讼而说事。“有言”即诉讼之言;“小”是说这个爻阴而居下,身份卑微,自知力量弱小,虽小有口舌之争,但只要不诉至公堂,就不会有凶,终得吉。初六为事情的开始,不要在口舌上纠缠不休,因此说“不永所事”。虽有口舌之争,但只要不诉讼就能得吉,所以说“小有言,终吉”。讼卦六爻中,只有九五既中且正,是裁决诉讼的法官,其余五爻,都是诉讼者。其中九二、九四、上九三阳,争强好胜而上讼不已;初六、六三二阴爻,柔弱无オ,自知不能胜,因此不与上争讼。讼本来是凶事,明辨是非就适可而止,如果上讼不已,仇怨越来越深,最终是没有好处的,故《象》日“讼不可长也”。九二:不克讼,归而捕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曰:“不克讼”归捕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九二阳刚中正,争讼不已,与九五之君,刚对刚,是敌应,九二以卑讼尊当然不能成功,所以说“不克讼”;“归”的意思是逃窜归来;“眚”是灾的意思。九二以刚处险,与五为敌。九五是有权有势,九二的诉讼当然失败,逃窜而归,因此说“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是帮助九二争讼的人,原告既被逋,附讼者都被免灾,因此说“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传》曰“自下讼上,患至也”,以二讼五,五居尊位,因此说“以下讼上”;“掇”是咎由自取的意思。此爻启示我们,在讼卦九二爻时,不应该以卑讼尊,更不应该上讼不已,而因该见机而止,退而避祸。此爻内卦变则为坤,坤为顺,有柔顺止讼的意思。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传》曰:食旧徳,从上吉也“旧”,以前的意思;“德”是业的意思。“食旧德”者,是说操守旧业。这个爻以阴居阳,志强而才弱,跟从九二起讼,九二以不克而归捕,六三也归旧居而操旧业,安分守已,不敢再去争讼,“贞”固守,“厉”危,是说虽处危地,能知危惧而贞固自守,终获吉。“或从王事”是说六三与上九正应,或许会和上九共同效忠君王,然而上九“终朝三褫之”,上九最后无成,六三也无成。此爻以柔从刚,以下从上,有功而不自居。六三自知才力柔弱,无忿争之念,故“无成”而终得吉也。此爻内卦变则为巽,巽者顺也,即从上之象。争讼之事为凶事,所以初三两爻,以柔不克讼者曰“终吉”,可知刚而好讼者必凶也。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象传》日: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四爻虽刚健而欲讼,但其无对敌,因为初爻“不永所事”,九四爻也就不争讼了。所谓“不克讼”的原因与二爻相同。然而九二爻是因为势力不敌而归逋,四爻却是因为理不足而自返。“复”者返的意思;“即”者从的意思;“命”为正理;“渝”为变;“贞”为正。九四爻改变刚忿好讼之心,改过迁善,变不安贞为安贞。故曰“渝,安贞,吉”。《象传》的意思是九四不克讼,复归正理,虽争讼也不失君子之道。九五:讼元吉《象传》日:讼元吉,以中正也九五爻为一卦之主,五居尊位,中正刚健,能明辨是非,裁决曲直,是《象辞》中所说的“大人”,打官司的人得到这个卦是很吉利的。让争讼消失自然不可能,明辨曲直也很难。断案子的大人一定要具有刚正不阿的品德,否则会出现很多冤假错案。五爻具刚健中正之德,居乾之中,乾健而刚正,变体为离,离为光明,刚健可以决断,光明可以明察,断案子无非就是个明察决断。爻辞“讼元吉”,《象传》日“讼元吉,以中正也”,元吉是说吉无不利。讼卦初爻不永讼,六三不讼,九二,九四“不克讼”,九五以“元吉”化讼,所以说讼卦虽名为讼,但其意却在化解纠纷。上九:或锡之盤带,终朝三褫之。《象传》日: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或”是可能的意思,不是必然;“盤带”是束服的腰带;“终朝”是从早到晚;“褫”为弃的意思。上九讼而得胜,无非是用阴谋诡计,是理不当胜而胜。爻辞所谓“赐之盤带”,不是上九确实该有这个荣耀,是或许有之;“终朝三褫”,也不是一定有这个羞辱,如果没有赏赐也就没有被夺取了。这个爻的意思是说以颠倒黑白而得胜,终必败,虽膺荣,终必辱。“终朝”,是说时间之快;“三褫”是说次数之多。《象传》日“以讼受服”,言其受服不正,如沐猴而冠,“亦不足敬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