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为《易经》作的转《易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就是阴爻和阳爻,值得注意的是太极生两仪,而不是太极分两仪。太极就是阴阳,阴阳又叫太极,所以不能说是一个阴,一个阳,他们两个是不能彻底的分开的,形象的比喻就是磁铁,磁铁有两极,而不能将两极分开,你是无法做到使一个磁铁上只有一极的,即使能做到那他也决不叫磁铁。
阴阳太极生两仪,那么两仪又是如何成为八卦的?
这其中有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项生八卦。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究竟是如何从两仪到四象,再从四象到八卦的,又好像模糊不清。其实有数学的一个说法就完全可以解释的清楚:排列组合!
八卦两仪为阴为阳,他们的符号分别是一个横画(——)和一个断掉的横画(--)表示。阴阳为两种物质,两种能量。他们互动起来才会有万物,就如西方的亚当和夏娃。第一次生出来的是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为什么呢又是这四象呢?这四象是哪四个象?
四象正如现如今的科学对宇宙起源的描述一样,一切由大爆炸开始这就是易经的太极,他总是由简入繁然后才会具体而微。所以两仪的互动结果并不是太复杂,先是四象。自然界的四个现象,这四个现象用在地球的形成正好合适,地球刚刚形成之初什么都没有,但是会有天象,由外部星球引起的,例如太阳啊,月亮啊什么的。所以两仪生四象可以说是十分科学的。至于四象是什么就需要一些想象了。
宇宙大爆炸一天里太阳刚刚升起,看着太阳滚烫,而实际上地面上却是比较冷的,所以是少阳符号是上阳下阴表示;中午天上热,地面上也是热的不行,老阳,用两个阳表示。但是随着时间变化温度不会一直上升,物极必反,老阳之后就是少阴,就是傍晚的太阳,上面凉了而实际上地面上还是热的,用上阴下阳表示;到了夜里没有太阳地面也是很冷,老阴,用两个阴表示。
这就是易经中对大地初开现象的描述,什么也没有,一片荒凉,只有太阳日复一日东升西落。小编觉得这从逻辑上面来理解是非常的科学的,不存在任何的胡说八道凑字数凑符号的嫌疑,相反十分的简洁。
太极大地初开,有了四象,成就阳光的规律照射,然后才有了八卦,而不是人啦动物什么的。这八个卦其实就是自然界中刚开始生成的八样东西。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听完这个小编认为厉害了,在几千年前竟然有这样的认识,就算现在让人添加列举也不能再多一字或是少以字的。
八卦的符号是如何规定的?又和四象有何关系?
八卦其实八卦仅仅是在四象的基础上加一个阳爻,或者一个阴爻组成的。例如老阳是啷个阳爻,在其上加一个阳爻就是八卦的乾卦,加一个阴爻就是八卦的兑卦。这样就得出了八卦的符号。然而这八个卦象又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基本上可以分成两派:天,地。天为乾卦,为三个阳爻组成。天底下有东西变动则是上两爻为阳,下面的阳爻变阴爻就成了巽卦,就是风。一想,哎~真的是这样!哪天空中间有变动呢?离中断,三爻中间一爻为阴爻,成离卦,火也!怎么是火?生火者必有烟,烟则天空中动,好吧,小编佩服想象力。如果离得变化让你佩服,那么下一个则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天空中动之后就是天上之动,天上能动的,你可能说是月球或者其他星球,但是远古没有任何上天得工具,就连风筝之类得也没有。那古人如何想到的?他们看到河水面倒应出天,而水面则是在天上,所以乾上爻变动就是兑,小编就问你你佩服吗?闲暇之余小编一直认为小编的智商是欠费的!
八卦科学说了半天才说明白的事而易经则是几个图就展示明明白白的,而易经没能理解的部分就是科学不曾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