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易缘国学易经入门如何读懂文言文并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77.html

任何一门学问,入门前都要有一定的基础,《易经》也不例外。

因此,首先要能读懂文言文,尽量用文字当初的本义去理解它们,并且放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它们。比如易经中有个成语『匪夷所思』,有的书是这么解释的:“这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这一句话的解释,让我匪夷所思。我们来看看“匪夷”的原义,“匪”原义为盛物之器,表示应当清除的物品,“夷”是蛮夷的意思,周朝初期,夷族人经常叛乱。因此“匪夷”在当时表示行为不正的夷族人。能看到这里,说明你也是个爱学习、爱思考、有智慧的人,不妨点个赞把这篇回答Mark一下再继续看。双击一下,既能锻炼你的指力,又能提升你的敏捷度。明白了这点之后,当我们看到《易经》中匪夷所思的翻译时,不妨抛开引申义,试着用卦爻辞的本义,并考察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放在当时真实语境中去理解,或许可以豁然开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但是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可观的,也只有这样,我们对于《易经》的理解,才能高于常人。

其次,《易经》的文字非常简练。之所以字数这么少,是有原因的。古代的字最早刻在甲骨文上,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因此,古文中一个字可能有很多意思,也有很多象征意义和引申义。这种文字表述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就使得不同人对《易经》的解读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对《易经》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这也是《易经》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

二、《易经》有一套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体系结构《易经》最基本的符号就是阴阳。可以由此产生出四象、八卦和64卦。64卦又有一定的排序规则和脉络结构。卦与卦之间有错卦、综卦和交互卦的“错综杂”的关系,卦内部又有“承乘比应”的关系。每个爻所处的位置也影响到吉凶的判断。了解了这些关系后,我们再看《易经》的白话翻译才更容易看懂。这一部分难度不是很大,看看《易经》入门基础知识就能解决。基本的8卦需要记下来,64卦的话可以不记,它们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发展演变顺序,需要理解。

三、《易经》有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了解了古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我们才有可能读懂《易经》。《易经》中的思维方式主要有象形思维、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权变思维等。《易经》中的思维方式,虽然古老,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仍在运用它们,这些思维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基础。我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

四、《易经》有很长的发展演变历史光了解前面三个方面还不够。上古伏羲至今,《易经》有很长的历史,无数先贤们都在研究它,逐渐形成了“象数”和“义理”两大派别,更具体一点的就是两派六宗。“象数派”中的三宗分别是:占卜宗,以先秦太卜、太史为主,主张用《易经》进行占卜;禨[jī]祥宗,以汉代焦延寿、京房为代表,主张用《易经》推算吉凶祸福;造化宗,以宋代陈抟[tuán]、邵[shào]雍为代表,主张以《易经》之理,解释宇宙自然变化规律,进而预测人事之发展规律。“义理派”中的三宗分别是:老庄宗,以魏晋王弼[bì]为代表,主张废除象数,以老庄的思想来解释《易经》;儒理宗,以宋代程颐、胡瑗为代表,主张借《易经》之理阐明儒家思想;史事宗,以宋代杨万里、李光为代表,主张以历史史实来解释《易经》之理。前人对《易经》的研究很充分,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学习。

历史上,象数派和义理派有斗争尖锐复杂的时候,也有互相融合借鉴和平相处的时候。他们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都不尽相同,不可只听一家之言,自己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里引用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的一句话:“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如果是自学,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强烈不建议一上来就学习四柱、梅花、紫薇、六壬之类。如果你非要问我为什么?就像我们小时候看了电视剧里面的飞檐走壁,就以为自己长大也能飞天遁地一样。必须“强干弱枝”,什么是“干”,就是我以上说明的内容。最后就是参考书了,我提供了38部经典《易经》书单,涵盖了易学史上有影响力的重要典籍,有机会可以共同分享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