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古村牧伯里读“乾”识“谦”
岭南水乡有个世界美食之都顺德,顺德有个乐从国际家具城,与家具迷城一涌相隔的,便是古村牧伯里。“7”字形河涌,像年迈老母弯着的一条手臂,揽抱轻摇哼哄她半睡半醒的老孩子牧伯里。牧伯里民居建筑群,占地2万多平米,前后二街并列17巷。
17条深巷,巷宽不容双臂舒展,长短大小如尺量刀切,整整齐齐地排挤着古建民居。古民居间隔仅容一人侧立,一例的楼高三层,一色的青砖屋墙,一律门窗朝巷。麻石砌成的台阶门槛门框门楣里,是三道防护木门:最外是半截雕花造型木栅门,中间是圆木横拴透视木栏门,最里才是全封闭厚重威严木板门。扇扇窗户高高在上,窄巷里,望窗兴叹。三雕一塑——石雕、木雕、砖雕、灰塑,比比皆是。
寂静的深巷,青灰的屋墙,苍翠的苔蕨,黯淡的雕塑,剥落的油漆,或掩或闭的门窗,高深莫窥的居室……牧伯里,似一幅水墨画,安静淡泊而神秘。
在齐整的深巷里,在一色的青灰中,牧伯里的古建民居,闷骚着各自迥异的风格。且看屋顶:有平顶露台的,有三角托举的,有翘肩如龙舟的,有高拱如锅耳的,亦中亦西,有南有北,高昂一个“美”字;而随处可见的灰塑,乍一看相差无几,可驻足玩味,却是千姿百态,无所不有,雕琢一个“吉”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祠堂、书祠、家塾、民居,共有多处,于规整排列中,不少现代楼房见缝插针。新旧建筑混杂同处,并列同坐,相安无事。
贴有“牧伯里”字牌的一巷1栋建筑,窄而高,例外地,朝街洞开一门。一女鞋匠坐于门外,一只正上油的时尚高跟筒靴,直套至她的肩颈处;屋内,男缝纫正在车补衣服。屋里屋外,或立或坐好几个顾客,等候中逗笑闲聊。深巷街边拱桥上,或牵手的恋人,或抱娃的少妇,或瞌睡的老人,靠近一听,也大多操着各带方言的普通话。而古建门前墙上,电缆纵横牵连四通八达,空调外机高低架设呼呼飞转。原来,言说生息于旧巷古屋的,是现代寻常百姓,又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古屋出租,原陈姓住民,多迁住村外城中高楼大厦豪华别墅。——牧伯里古老衰败的躯体里,流淌循环的,是现代新鲜的血液。
徜徉在亦旧亦新、多样杂处,甚至不伦不类、滑稽古怪的牧伯里,令我想到易经。
易经首卦为乾,乾卦象辞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牧伯里世代居住的,是陈姓一支族裔。据资料介绍,该陈氏先祖陈贵卿,南宋人,年前从北方迁来,定居乐从,此后迅速繁衍发展;到陈氏第八代子孙陈绮,官至牧伯,于是,就以陈绮官位命名这族居地;数百年来,迫于生计,陈氏子孙远渡重洋,艰苦创业,足迹遍布马达加斯加、南非、欧美等40多个国家,他们衣锦还乡时,置业共建这祖辈集居地。陈氏一族绵延数百年的宗族史,以牧伯里古建的形式,演绎的不正是乾卦的“自强不息”?
易经六十四卦,没有不变的卦,也没有绝对的凶卦,更没有绝对的吉卦(除“谦”卦外),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一切都在变动中。看似不伦不类、滑稽古怪、新旧杂处的古村,也许,正是一次重大的卦变,把握好了,大吉大利,把握不当,或许有凶。变,是天意,更是人为。所以,努力追求一个谦卦,如履薄冰;所以把持一个乾卦,自强不息。这是祝福,是自勉,于牧伯里,于我自己。
(请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