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经》讲是什么
老实说,暂无定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占卜算卦之学,还有人说《易经》蕴含自然之道,宇宙变化之理。简单说,《易经》讲的就是“道”,道又是什么,“道”无名,说不出来,语言表达不出来,只有修行内证才能略窥一二,但若勉强用语言表达的话,那就是宇宙运行,阴阳变化之理,阴阳又可分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而五行又可以无限分下去。我们民族医学的瑰宝—中医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进行诊断看病的,以针灸、药物、按摩等手段调整人体的不平衡,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诸证全消。
二、《易经》怎么学
南怀瑾先生说,只有两种人才能学好《易经》,一种是最上等的人,即拥有一流的智慧,一种是什么字都不认识,心性最为纯粹之人;曾仕强先生说,《易经》很简单,它讲的就是人与时间、空间、方位的关系;倪海厦老师则将中医治病与《易经》占卜、用药、命理、风水等结合,以图画的方式呈现。三位先生大才,余天资愚钝,父病于床而困顿,有幸拜读倪海厦老师和南怀瑾先生的大作,方觉人生如浮萍,生数有终,命亦然,一切遵循自然之道方能有所释怀,有所成就,因此才渐渐进入《易经》的世界。
我以为学习《易经》,要拜读名师经典,研习繁体字、篆书、命理学、中医。我接触《易经》是在学习倪海厦老师讲《黄帝内经》,因父亲生病,四处求医无果,想要自己着手医治,遗憾的是未等我有所成,父已离去。于是我继续跟踪倪师的教学视频学,发现《黄帝内经》里面《易经》知识频频出现,这才因缘际会接触《易经》。
慢慢了解到《易经》的符号跟汉字有关,于是我学习书法,繁体字,又发现繁体字虽然跟接近《易经》所表达的意象,但篆书更接近一些,于是又开始学习篆书,同时兼学《黄帝内经》,以期融会贯通,早日入门。
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了解道,《易经》有先天八卦,先天八卦每卦为三爻,传说乃伏羲观龟背所演,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于方位而言,对应的是西北、西、南、东、东南、北、东北、西南;于家庭成员而言,对应的是父、三女、二女、长子、长女、二子、三子、母;于天地物象而言,对应的是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后来文王推演八卦两两组合,遂成64卦,,后天卦有六爻,用以推演天地万物、人事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比如天火会组成同人卦。一直以来,我遵循倪师的教诲,每日不超过三卦,若非进退两难,困顿不起卦,若起卦必定相信遵行卦意去做。
三、几点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倪海厦老师,有幸能在人生的困顿时刻遇到倪师的教学视频,书籍,为我解惑,为我学习中医、《易经》启迪智慧;其次感谢南怀瑾老师讲国学,讲《易经》,讲佛学,为我平心之路抚平躁动虚妄,最后感谢曾仕强老师,他对《易经》的讲解为我指明了方向。
研习《易经》需要很多基础知识,其内容包罗万象,要懂天干地支,懂五运六气,天干代表运,地支代表气等等,还有了解星宿知识,知道每个人出生的日子就注定了他的命宫,要懂命理知识,还需要去研习紫微斗数、子平法、铁板神数、梅花易数等,还需要知道佛家、道家的修行的一些知识原理,其实很难,但真的很有趣,很有用,《易经》绝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一直以来,我都在犹豫要不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因为我真的才疏学浅,连《易经》的边都没有沾到,只是因为热爱,只是因为曾经迷茫困顿中倪师指路,只是因为父亲病故而无药可医治,所以才接触《易经》,爱上中医,希望能为家人,为身边的朋友尽一些力。再者,还有一点不切实际的理想,这份理想来源于南师在讲到中华文化的继承时的潸然落泪,我希望能影响一两个人走进中华文化的宝库,我很清楚以我的年纪、我的才学是万万没有能力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只是心中有一点火苗而已,真心希望,有大才之人,能通过我拙劣的文章去走进中华文化,继承南师遗志,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后,我还会分享我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以期和朋友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