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本心,学会拒绝深有感触

爱自己,才是仁义的开端。

《易经》里说:“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爱自己,从来就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而是圣贤一直推崇的理念。

一个人拥有爱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悦纳自己,天地皆宽

《易经》中写道:“仆虽騃,亦粗知自爱。”

意思是说:尽管我愚笨无知,但依然懂得爱自己。

爱自己,首要是悦纳自己。

遇见困顿和低靡,乃生命本色,遭遇荆棘和风浪,乃人生常态。

以豁然的心态,接纳生命的不完美,以淡然的姿态,接受人生的不如意。如此,才是在苍茫世界里,对自己的一份珍视。

苏轼,便是一位悦纳自己,珍视自己的人。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为团练副使,实则并无人生自由。又因犯官之身,无官舍居住,只能借住山中一旧庙,日子十分凄苦。

初到黄州时,苏轼给旧友写信,无一人给他回复,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无朋友,无宅院,无仕途。

但苏轼没有怨天尤人,亦没有妄自菲薄,而是在清苦的日子中努力寻找生趣。

他在黄州城东缓坡上,冬种麦,夏种稻,还种了蔬菜瓜果,自给自足。他亲自下厨,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乐享人间烟火。

为了招待朋友,他建了五间草屋,因建成之日天降瑞雪,苏轼便在草堂壁间画满雪花,将草屋命名“雪堂”。

他在札记中写道:“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木,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苏轼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在炊烟袅袅里,自得其乐,以一种恣意洒脱的姿态,笑对人生。

明朝学者方孝孺在《与讷斋先生书》里写道:“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冬寒,惟万倍自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愈是艰难困苦,愈要懂得自爱。

唯有正视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不惧风雨,永葆热忱,穿过世事变幻,惊觉天宽地阔。

放平心态,万般自在

明代御医龚廷贤写过一副对联:每把戏言多取笑,常怀乐意莫生嗔。

人生不悦之事多如牛毛,不敬之人数不胜数。若是遇见的每一次不顺都耿耿于怀,撞见的每一回摩擦都心生芥蒂,这样的人生实属可悲。

人活一世,如白驹过隙,不必事事都放心上,不必桩桩都念念不忘。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嗔念,人生自会豁然开朗。

三国时期,蜀国自诸葛亮去世后,朝政由蒋琬接任。杨戏是蒋琬的下属,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与谁都不多来往。

一次,蒋琬去阁中察看,众人纷纷站起行礼,唯有杨戏如平日一样,伏案看公文,丝毫未将蒋琬放在眼里。

蒋琬也不恼,见他认真工作,便主动上前问话,杨戏却对蒋琬的话不置可否,只应不答。

有人认为杨戏太傲慢无礼,于是在蒋琬面前嘀咕:“杨戏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必须严惩,否则不能服众。”

蒋琬摇摇头,笑着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秉性,杨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才是他的本色,总比说违心的话好。

如果让杨戏当面赞扬我,他必说不出口;若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又会觉得驳我的面子,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此人没有二心,可以重用。”

蒋琬位居高位,能放下身段,放平心态,为下属考量,实乃大家风范。于人,良将拥戴,于己,安然自在。

元朝剧作家张可久在《人月圆·山中书事》中写到: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山中会有何事呢?不如用松花酿上一壶酒,用春水沏上一盏茶,享受自然的惬意。

余生漫漫,白云苍狗,人生又有何事值得耗费心神,无法释怀呢?

我们终其一生,莫不是寻求问心无愧。若计较凡尘俗事,纠结虚无执念,只会凭添烦恼,百无一用。

不如放平心态,看淡得失,不计荣辱,终获万般自在。

遵从本心,学会拒绝

《易经》有言: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意为:可以相交的人,就与之交朋友,不可相交的人,就直接拒绝他。

拒绝掉让你不舒服的人,让你难受的事,不是无礼,而是大智。

《易经》中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该拒绝的时候,你却选择妥协,只会让自己陷入祸乱当中。

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头毛驴,忠心为主人干活。

第一天,主人让它背五十斤的东西,毛驴觉得很轻松。

第二天,主人让它背一百斤的东西,毛驴虽觉得腿有点打颤,但没有拒绝。

第三天,主人让它背一百五十斤的东西,毛驴喘着粗气,勉强把东西背到终点。

第四天,主人让它背两百斤的东西,毛驴驮到半路就累死了。

看着死去的毛驴,主人毫不怜惜地说:“驮不动你就说嘛,硬撑着连命都没了。”

生活中不乏毛驴型的人,明知自己无法胜任,却仍不好意思拒绝。仿佛拒绝了,便是默认自己能力不行,或是表明自己并不乐意。

其实,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的委曲求全,只会换来他人的肆无忌惮。

我们应当遵从本心,勇于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无需压低自己,一味去迁就他人。

要知道,你放低的底线赢不来尊重,只会让人以为,你的退让是理所当然。

《易经》中有言:“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

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勤加学习,积极去做;面对自己厌恶的事情,要追随本心,懂得避让。

学会拒绝令自己感到糟糕的人和事,遵从本心,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珍惜。

北宋思想家王安石曾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爱自己,才是仁义的开端,由此,才会推己及人。

人生海海,风雨兼程,每个人都是踽踽独行,懂得悦纳自己,放平心态,遵从本心,才能收获内心的丰盈,拥有爱人的能力。

当然,关于《易经》,本文也只是粗略的概括了它的一小部分内容罢了!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易经》。

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冯友兰教授之所说:“《易经》是宇宙的代数学。”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自古以来,无数人受到周易的启发改变命运。

但是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阅读。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这本《图解易经》,他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告诉你,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你看,从起卦到讲解,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让你即使读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经所说的知识。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易经》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厚厚的一大摞书,讲述了易经全文原文、译文与给后人的启示。每天睡前读一读,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的人生感悟。

这本图解易经,才69元钱,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