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解: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正解:坤为地,地生万物,具有元亨之德。坤又为阴,阴象牝马,具有利于牝马蕃息的本能。但仅仅只靠坤阴,又无法使地上万物得以生息,故先有迷失。易经讲究阴阳调和,阴生必有阳动。故先迷而后得为主,如此自然是大利的。当坤卦出现时,正处于至正的纯阴状态,此时正是把握以退为进,以破求全的最佳时机,君子如果能够把握坤阴的至柔之性,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虽然可能先有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最终还是会有很大收获的。这就好比在东北失去了朋友,反过来又在西南得到了更好的朋友。一切都会平安而吉祥的。
图片来自网络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正解:至正的纯阴状态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它顺承上天的纯刚之性,并与之相辅相成。用柔顺而宽厚的道德来承载万物,至柔的道德与万物和合,达到无边无际,没有尽头。它含蓄而又光大,与万物相处,会带来无限的好处。牝马象坤,地面上随处都有它的足迹。因为坤阴的柔顺德性,总是能给一切带来利益,所以君子起初做事的时候,会先有一点迷失,但很快就会随顺。西南得朋,是因为坤为地,五行属土,方位西南,卦归本位自然诸事亨通。东北为艮的卦本位,艮为山属土,山突出于地,自然会有小小的过失,所以东北丧朋也是难免。但终究还是值得庆贺的,因为坤德带来的安贞之吉,是遍布整个卦面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正解:纵观整个坤卦,因为坤地的自然属性,世间万物的生养蕃息,无不包容在了纯厚的坤德之中了。
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正解:初六卦爻出现,这时候就如同秋后下了严霜,紧接着就会天寒地冻,至柔的水也会变成坚硬的冰块。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时阴气刚刚凝聚,随着阴气的不断加强,最后导致至柔的水变成坚硬的冰。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正解:当此卦爻出现时,坤德已经成熟,一切都已顺理成章,很多事情不需要学习就已经掌握了,所以此时是无往而不利的。象辞上说:当六二爻发动的时候,君子的德行是正直方大的,虽然未待学习,也是无往不利的。这是因为你本身就具备了坤德的美好德行。而坤德的德行是美好无匹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正解:当六三爻出现的时候,你的品德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你委婉含蓄,张弛有度。你的事业,即使不会有大的发展,但最少你能做到有始有终。象辞说:你委婉含蓄,张弛有度,是在等待最好的时机再出手。你发展你的事业,是因为你追求上进。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正解:当六四爻出现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全身而退了。从易象上来看,至刚易折,至柔易阻。此时坤阴已到了强弩之末了,是时候收起锋芒,全身而退了,全身而退,与世无争,自然就会没有过失,当然也不会有赞誉。象辞说,你既然开始退隐,当然不会有过失,谨慎的言行才会使你不会受到伤害。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正解:当六五爻出现的时候,一切都是大吉大利的。爻辞中有黄裳之说。在古代黄色代表尊贵,而六五爻,正居于坤卦尊贵之位。象辞说,穿着黄色的衣服,是大吉大利的。你只有处在尊贵的位置,才能够穿黄色的衣服,这时候一切都是吉利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正解:当上六爻出现时,坤阴已达极致,道穷必生变,故有龙战于野之象。其血玄黄,寓意穷则思变,变则通。玄黄之血,吉祥之兆。预示只有改变现状,才能走出困境。
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正解:坤为至阴,阴至极点为老阴,阴老则变,故有用六。阴老而变,变则通,故利永贞。以此确定坤阴大终,产生新的卦象。龙战于野,就是爻动的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正解:文言说,坤虽为至柔其动也刚,虽然至静但其德行圆满。虽然阴阳相交才能含容万物,但毕竟是功德圆满,坤道难道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顺势而行吗?不,它的一举一动无不是承顺天道,遵循自然的规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这其中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的,而是积年累月攒下的矛盾导致的。易经说,履霜坚冰至,是说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君子以尊敬来对待父母,以义气来对待外面的朋友,敬与义立才能有好的德行。坤地之道,也就是妻道、臣道,即使地道无所成但朝代总有终结的时候,天地变化,草木蕃息,当天地闭合的时候,贤人也就隐居起来了。易经说括囊无咎,是在告诫人们要谨慎行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热衷于四肢的运动,以此来提升事业的成就,是至美之事。阴疑于阳必战,是因为他嫌没有阳刚之气的缘故。故称龙,龙蛇属阴因此并未离其本类。称龙血为玄黄,是因为玄黄是天地之气的缘故,天玄而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