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传统文化去赚钱的人多了去了,
而真正能学进去的寥寥,
往往嘴炮者居多,
想吃个橙,发现得拿刀切又要洗手;
摸着摸着想着太麻烦就不吃了。
就像人想赚钱就得积累自己,
想着想着就觉得太麻烦不做了,
那么无力担财又怎能得财?
学习也一样,
想要读懂《易》就得了解些基础,
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这是进入这扇大门的敲门砖。
前面的文章聊了看周易的文字,
这篇文章阐述几个常见的基础,
其他内容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解释。
找个方向
万事开头难在寻找方向,
切入点选的不一样了,
理解学习的方式也不一样,
卦无定释,见仁见智,
这点南怀瑾老师在其书里聊过,
能学到什么程度全得靠自己悟,
但是“其失也,贼”
如果出发点有问题就学的偏,
学了走歪路就成了江湖骗子;
古人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那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要读正了;
想占卜的人学了去算卦,
学规律的人得守得住心,
单纯了解的人浅尝即止。
所以了解之前先静下心,
心术不正的人拿去玩PUA的也有,
所以先问问自己学的目的是啥?
学东西的方式和过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至于治国和平天下,再说吧。
笔者的学习方向倾向修习道,
先有道法而后御术,
再配合下古字看其本意,
一边悟道,一边实践,一边应用,
要玩索也得了解清楚了才能玩。
再聊聊《易》
其实关于《周易》和《易经》,
一个是原版只有卦图和辞,
一个是后人进行的梳理释文,
本质上是还是一个东西。
之前聊过许多的版本是文王演周易,
但这是司马迁自己个儿说的,
然后加上一些人设故事的熏陶,
传下来就出来了这么个关系。
究竟是个啥?
很多的东西难以考证,
但很多的考证在推翻一些记载,
有这么个观点,
古代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演算工具,
而且是更远古的时候,
看看现在很多失落的文明,
亚特兰蒂斯、古埃及金字塔,
只有中国的上古文明流传至今,
版本说法是伏羲时代见到河图洛书,
对应了先后天八卦的方位,
而这些在上古时期就存在了,
南怀瑾老师的观点认为,
《易》不是人类创作的,
即便是人也是超智慧的人类创作。
这套算法通过自然的规律,
推算出一个人的发展趋势,
再配合后天努力去影响整体的命运。
易的“三易”
《易》其实应该是三易合称,
可以理解成三种推演变化方式,
连山、归藏、周易。
而姬昌和后人其实只是出了爻辞,
而组成卦画的“爻”这个符号,
实际上更早就存在了,
在远古大佬伏羲氏那时候。
《易》其实是一种演算规律的方式,
《连山》是以艮卦为开头的算法,
《归藏》是以坤卦为开头的算法,
《周易》是以坎卦为开头的算法。
可以说前两个推算比较麻烦失传了,
《周易》是一种比较简易的算法,
结合天干地支对事物规律进行推算。
第二个“三易”
最常见的推算方式就是“六爻”,
有时候庙里路边摊摆着的,
拿着龟壳铜钱在那儿算的就是六爻,
只是“大师”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东西怎么来的,
说的玄而又玄的,这一类就是骗子了。
为什么?
因为《易》的另一个“三易”原则,
即,变易、简易、不易原则,
变易,万物都在变化都在进行阴阳交换。
简易,大道至简,符合规律的都能说清楚。
不易,阴阳恒定,有那么个东西恒定不变。
看着一下变,一下又不变的,
是不是很饶舌?
对,笔者没铺开说,这得自己悟去。
至少从简易来说,
给你算的玄而又玄的江湖郎中,
自己怕也是说不清楚这些。
笔者将记叙下阴阳、八卦的东西,
笔记比较简出,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多深入研究。
(以上内容纯原创,仅为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