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本篇第十五讲,讲需卦各爻辞的状态。
《需(xū)》: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九五:需于酒食,贞吉。▅▅▅▅六肆:需于血,出自穴。▅▅▅▅▅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1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字面理解:君子身处郊野,保持耐心恒心,则没有过错、灾难。
郊野之于城市、之于朝野、庙堂,一个是不当位,一个是当位。
然而不当位,恰恰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古人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登堂入室,登科为官,建功立业,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的追求和理想。
不管乱世,还是太平盛世。多少先贤、具有雄才大略之人,多经历过长期的于郊隐居的状态。
读得圣贤书,报效帝王家。
如果说,谁甘愿一辈子淡泊名利,苟活残年,不想闻达于诸侯,那多半是说给他人的托词。
一方面未遇到更好的平台,未遇明主;一方面就是自觉时机还不够成熟,不适合出世。
而彼时经历过大是大非、大起大落之人,实则名利、权势、钱财之于自身已是祸乱、灾害,才不得不选择隐居郊野,得以保全、避祸。
回头再看,初九这段爻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多么出名、什么地位,如今处在郊野境地,就不要着急;耐心等待保持恒心,那样就不会有什么祸端。
不论你现在多么平庸、多么不济、多么的没出息、多么的怀才不遇,身处郊野之境,也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只有耐心积累,保持恒心,才不致于招致更大的失败。
你若问我等到啥时候?
我无法告诉你确切的时间!
当你切除心浮气躁,能够处变不惊,安于耕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得到而沾沾自喜,不因失去而自怨自艾的时候。
便是可以出仕的时候!
《聊斋志异》之《阿宝》篇,被人戏称“孙呆子”的孙子楚,家道中落。屡试不中,但是无论对待坑害他的“朋友”、面对求知、还是求姻缘种种不利境地,依然诚心不二,耐心等待、恒心不改。纵使经历生死磨难,依然不曾放弃。得鹦哥传音,终娶阿宝;让鬼神感动,起死回生;连坑害他的朋友,以冷僻题目为乡试范围哄骗于他,也让他因祸得福,高中解元。
2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结合上文,从字面理解:在沙的境地等待,虽受到人的指责,最终也是吉祥的。
沙在古代有沙场之意,指战场;沙也有沙滩、沙漠之意。如果站在古人的角度思考。古人以耕织为主业,捕鱼也算副业;古人打仗对垒也多选择平坦空旷的沙地,所以沙场就是古代的战场。
从这几个角度理解。君子于沙,无论是近水的沙地;还是厉兵秣马的沙场;这种境地都属于险地、不利之地。处在这样的境地,又有人指指点点,招致口舌,甚至是侮辱,但最终又是吉祥的。
那是怎么获得吉祥安全的状态呢?
归根结底依然是“需”;安之若素,泰然自若。
小言虽烦躁;亦如蛙鸣狗叫、嗡嗡嘤嘤、蝇营狗苟。
小言羞辱、嘲讽、刺激,无非想要达到让你有口难辩的目的,直至众口铄金,做成既成事实。欲分黑白,百口莫辩,却是越变越黑。
之于沙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多喜评判、议论;以彰显自己高明、远见、判断之准确为荣耀。
即黑即白,安坐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
君子哪有闲工夫,理会那些谣言蜚语,切不可因噎废食,乱了心智,失了礼法。
作为君子坦荡荡。更不可中了他人的伎俩。
你要做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保持虚静!
之于沙场之上,国与国、两军对垒,开始都是舆论战、骂战;就是以小言的舆论、压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等扰乱对方谋划,以摸清对方底细,达到混淆视听,从而为战争得更多的舆论支持,占得先机。
诸如此类,出师有名,替天行道、清君侧、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等等;
简单点说,就是用舆论告诉更多的人,我打你是有理的。
作为领军统帅,切不可自乱阵脚。
你要有诸葛孔明空城之下,似是百万军中的气度;
也要有毛主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气;
还要有《亮剑》中李云龙敢于亮剑的精神。
记得上学时期读过的一段故事。日本江户著名茶师遇到真正的武士对决。
大概内容这个茶师出门,为安全起见,扮成武士的样子,佩戴一把剑。结果却在街上遇到一名真武士,要与他决斗。茶师托词有事,与武士约定地点择期比试,才得以暂时脱身。
茶师抱着赴死的心理,找到一个著名的剑师,想求得一个体面的死法。剑师,让茶师沏壶茶,然后告诉他答案。茶师想到可能是平生最后一次沏茶,就泰然自若的沏了一壶。
剑师说,你可以不必死了,你按照沏茶的状态,和武士比武就可以了。
比武对决之时,武士早早拉开架势跃跃欲试。而茶师不紧不慢的脱帽、解开大衣、脱去鞋子、紧紧腰带、然后慢慢拔出剑。整个过程就如同沏茶一样;当茶师举起剑时,对面的武士已经胆战心惊,慌不择路,最后甘拜下风。
茶师赢在内心,武士亦输在内心。
真正打败自己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最后用孟子的话做本节结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成不成、行不行、孟子他老人家,说的非常明白。
章节有限,写到这里。下一讲需于泥、于血、于酒食、入于穴。
作者的易经专著
易经:发蒙,小树要砍,小孩得管,谁击垮了年轻一代(家教之殇)
易经第12篇:童蒙吉。难得糊涂失复得,假痴不癫终成器(谦受益)
《易经》第六讲:屯卦三,你方唱罢我登场,原来是空欢一场
易经第十讲:蒙,勿用取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易经13讲:击蒙需趁早,管人管事先管自己。我们做到没?雨夜沉思
易经:第四篇屯卦,事有十分,七分想,三分做,固本强基你别飘
真格的易经这样说:蒙卦四,男人样儿,君子范儿。克己宽人懂担当
易经第11讲:困蒙吝。明哲保身生前事,恪守气节死后名。命运抉择
延昭谈古论今:第三篇《周易》坤为地,厚德载物(当好绿叶)
耐心读完,必有收获。
最怕是心浮气躁,静不下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