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降龙十八掌被称为天下第一掌,在小说中萧峰、洪七公、郭靖等人物用这套掌法威震武林,技冠群雄。降龙十八掌招术名称大部分是取自《易经》的,根据招术的特点,选取了合适的章句,用这此章句直接对招术命名。今天小编试从易经原文的角度解释一下这些招术,以博诸位一笑。
招术1、亢龙有悔
乾卦上九。解:十八掌中乾卦元素用的最多,乾卦就六十四卦中至健的卦,六爻均为阳爻,与降龙十八掌的至刚至坚的特点不谋而合,用得多也是应该的。上六亢龙贵而无位,高而无民,是至刚不知收敛的意思,当然处于乾卦中就不会太过,所以有悔。也说明了这一招虽坚,但留有余地。打出时内力并不完全发出,而是保留一些以防变化,圣斗士紫龙的“庐山亢龙霸”应该是用错了……
招术2、飞龙在天乾卦九五。解:九五之位,在乾卦中是得中得正之位,也是最好的位置,应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招术,变化应是最多,攻防完备。
招术3、见龙在田乾卦九二。解:九二得中不正,卦中虽有名声渐起,利见大人之意,但初现地面,不宜大显身手。应该是防守多于进攻的招术吧。
招术4、鸿渐于陆渐卦九三。解:鸿渐于陆……利御寇,大雁飞行渐于小山,乐而忘还。应该是和敌人拉开距离,回避的招术。
招术5、潜龙勿用乾卦初九。解: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应该是纯防的招术吧。按《文言》所说,这招在游戏中应该有些防返的意思。
招术6、利涉大川常用词语,多卦可见。解:涉川在易经中有渡险的意思,利涉大川或不利涉大川在经文中十分常见,反以这招应是险中取胜的招术。
招术7、突如其来离卦九四。解:离卦中有朝霞短暂灿烈,随后消散的意思。可能是聚气击出,短暂应急退敌的招术。
招术8、震惊百里震卦卦辞。解:“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骤然相逢,尤泰然处之,奉祀不乱。应该是威力巨大的惊敌招术,退敌作用大于杀敌作用。
招术9、或跃在渊乾卦九四。解:象征龙或上或下飞行自如,就是攻击变化较多的一招,招发出,随敌应变。
招术10、双龙取水此招源自佛经。不解释。
招术11、鱼跃于渊此招源自佛经。不解释。
招术12、时乘六龙乾卦文言。解:文言中把乾卦中六个阳爻比成六条龙,时乘六龙说乾道是与时协行地按照万物的运行规律做事,这招应该是引敌入己设陷阱的招术。
招术13、密云不雨小畜卦卦辞;小过卦六五。解:阴气渐聚,但不够成雨的程度。可能是防范探敌的招术,探听虚实,伺机而动。
招术14、损则有孚损卦卦辞。解:减损己方,以得大利,可能是舍己从人的险招吧。
招术15、龙战于野坤卦上六。解:明是阴爻,但处于上位,否极泰来,有阴爻向阳爻变化的趋势。应该是虚实变化的一招。
招术16、履霜冰至坤卦初六。解: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应该是引敌深入,乘虚反击的招术。
招术17、羝羊触蕃大壮卦九三。解:大羊强很顶触篱笆,猛招险招。
招术18、神龙摆尾履卦卦辞。解:小心谨慎,脚踏虎尾,老虎咬不咬得到全在脚踏的力度和时机,应该是巧招。
降龙十八掌本就是虚构的拳法,小编却一本正经的胡解了这么多,多半会和金庸先生的本意大相径庭了,所以本文如有欠妥之处,大家就权当笑话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