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易经 >> 易经推荐 >> 易经之数以数定卦

易经之数以数定卦

天地未判,首开以甲,地乙相成,至子始成。丑主性,人成于寅,自此天分上下,地分四时,人分男女。

天言象,地言形。神马不出无以知其象,灵龟不现无以知其义。始知理无二至,象由心生,数自天成。

天垂象,圣人则之。易之为法,其术为精。皆言其用在人。言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数。纳天地之所有,盖以三定,八卦始成。

然天地不言其死,只因为乾为坤。万物只言其生,皆因《姤》而成。

物以数演,易以卜成。万物皆有定数,无卜不以易成。言之凿凿,乃为其本,言之不渝,其用非人。

不要小看这段话,它就是整个《易经》的总结。

讲《八卦》之前,我们先讲《河图》,《洛书》。它最早收录与《尚书》。它包括了“天文”、“历法”、“星象”、“地理”、“数学”甚至是“人体和医学”。

图中白点表示阳,为天数。黑点表示阴,为地数。巜尚书、洪范》中也曾有太一“生水”,太乙“生火”之说。怎么说明它的道理呢?

这就要说先天混沌二气,水的形成是由气而成,先天二气(阴气+阳气)相交凝聚而成水气。(1+2)=3,至3而成水气,水生木,3就是木之生数,1就是阳气,2就是阴气。1代表了无形无体之物质。

地二生火又是怎么来的呢?你看天以无形之气(1)而始,至(3)而成水气,因水气而生木(代表有形有体的生命)。(天一)就是无形无体,(地二)表示有形有体。有形有体是因为先天之无形二气相凝而成水气形成。有形有体就是木(生命),因木而生火,(地二)就是火的生数。形+体+火的生数,也就是(1+1+2)=4。4就是金的生数。因为火烧木(形+体)而成碳。碳就是金的元素之一,所以4就是金的生数。

火之生数(2)+木之生数(3)=土之生数(5)。(5)分阴阳两种,火烧木所产生的热气向上,就是阳(5),也就是热。火烧木产生的灰烬经冷却(阴5)而成土。

有火有热就是火的性质,(2+5)=7,(7)就是完整的火,也就是火的成数。(1+5)=6,(1)是无形之气,经(5)的冷热后而成水,所以(6)就是水的成数。(3+5)=8,(3)是水气经(5)灰烬而成土,所以(8)便是土的成数。(4+5)=9,(4)是碳经(5)的冷热后成晶体(金),所以(9)就是金的成数。(5+5)=10,为满,成十则反,满而成整,整便成“易”。

综上所述,天数过(5)即成(无形成有形),地数过(5)即死(有形化无形),因此天数至极(9)为生数,地数至极为死,地不用极(8)而用成(6),便是地数用(6)而成。而这个(5)是最关键的,它能成“生”化“死”!成“热”成“冷”!成“虚”成“实!”而(5)的关键是它的属性(阴、阳)。

上面啰哩八嗦讲了一大堆,无非是求证一个结果,(1、2、3、4)是天地之本数,(6、7、8、9、)是天地之成数,(5)是天地之共数,关系成败之数。因此天数有成而无反,天数至九不到十,不到十就不完美,不完美就只有成却不能反。地数有成有反,地数至十,至十就是完美,完美了就是有来有往。

讲完了数,我们再来讲“八卦。

“乾”乾为天卦,这里的“为”是代表的意思,也就是“乾”只是天的代表,而不是说“乾”就是天。“乾”三阳爻而成,代表了一切无形的物质。符合万物发展的法则。“天”初爻以无形之气而始,至中爻成无形之热气,到上爻形成完整的“天”。“天一”为气,“天五”为热气,至“天九”为天。“乾”初以“天一”而始,本当过中至“七”而成,然“乾”上爻为九,既过了“七”又未成十,所以“乾”成而末成,反亦不能,只能成“极”悬于“天”上。

“巽为风”卦。一阴二阳而成,“巽”体为木,木能生火,“巽”初为阴为火,至中爻成热气。因气成风,至上爻而成。“地二”为火,“中五”成热气,“上九”而成风。“巽”初以“地二”为始,本当过中至“六”而成,然“巽”无“六、八”之数而止于上九,因此“巽”最终化为无形,也是“有来无回”。风能改变“乾”初之气,“巽”自“乾”初变而成。

“兑为泽”卦,二阳一阴而成。“兑”体为水气。兑初为气,至中爻为热。本当至九成“天”,然而“兑”无“七、九”之数,“兑”上爻过九而成十,成十则反,反成水气。有成有反,因此“兑”又为“喜悦”。古人认为单一的水汽无法到达天外,只有大江大河聚集的大量水汽才能到达天外。所以“兑”就为泽。“兑”因改变“乾”上九爻而来。

“坤”坤为地,又叫地势坤。这里的“势”是执行的意思。“坤”三阴爻而成,代表了一切有形的物质。地不仅成为了“坤”的代表,而且执行了“坤”的功能。地与天不一样,天以顺而生,地以反而成。(坤的初爻)自木而来,以火生土,火死土存。至中爻而化冷气,本应至至九上天,却至八而成土,无法至十,八为地之极,大地始成。因此大地成而无满。

“震”震为雷,一阳二阴而成。“震”初爻自(天一)之水气而来,因水生木,“震”体属木。至中爻遇冷气。“震”初以“天一”而始,过中至七而成,至九成极。然“震”无七、九之数,只能过九而成十,成十则有成有反,所以“震”成于上,将震动和闪电反回。雷声的声波产生了震动,只有声波才能直达大地最深处。因此“震”自“坤”初变而成。

“艮”艮为山,二阴一阳而成。“艮”与“坤”之初同,因木生火,火死土存。至中爻遇冷气,本当成十而反,然而因“艮”上爻为天九,受阻于天无法成十,既无法完美也无法反回。立于天地之间,所以“艮”便成山。

“离”离为火,又为日月。“离”行于天,分“乾”为“一”、“九”,因此“一、九”同源。(一、九)皆为热气,来自中爻之火。所以“离”又为火。

“坎为水”,“坎”为大地之中,能在大地内部(坤的中爻)流通的是气,而气能成水,所以“坎为水”。“坎”将大地一分为二,存“二”与下,留“八”与上,因此二、八为朋。

如上图,这就是“先天八卦”的排列,天分上下,上乾下坤。古人以左为长,以右为次。震为坤之长,艮为坤之次。反过来看,巽为乾之长,兑为乾之次。离是光明的代表,代表了日月,因此离从东到西。坎为水,代表了水从西向东流。“离”代表了天道,“坎”代表了地道。天道左旋为顺,地道右旋为反。顺则有升、有增、有发展。反则为降、为减、为平衡。贯穿整个《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平衡!任何事物失去平衡都不会永久存在!

“先天八卦”与《河图》的排列高度一致,因此“八卦”是根据《河图》之数而成,“以数定卦”并非凭空而来!至于《河图》是不是讲“数”,我们在后期“占卜”篇幅中再讲。

通过这几期的讲解,我们初步认识了《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平衡”。那么《易经》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呢?其实它的核心作用就是“占卜”!任何对于《易经》的讲解如果得不到“占卜”的证明,那都是“胡!说!八!道”!

这期就讲到这里,在这里我想说一下,爱好巜易经》的朋友都是寂寞的,往往因为一个字,一段话,一个数而食之无味,夜不能寐,一但开悟,欣喜之余竟无知己,对此本人深有体会,因此我会将我对巜易经》的认知一点一点的讲解,也包括“占卜”之术,望有缘的朋友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