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必学基础,爻的起源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从上古伏羲创作八卦时,爻的这种符号早已在伏羲认识中有了一个全面演变的过程,当时爻的表述也没有太多的含义,它也就是处于目前“一”的符号演变到将要发生的“二”的符号。当时间逐渐向前时,“三”的概念出现了,也由此引发了三横卦的概念。八卦的基础是用-阳爻、--为阴爻符号组成的,而卦的符号是类比描述自然环境中变化事件的。

这种大道至简的常识由伏羲所处时代所决定的,伏羲时代处于大约公元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天地中,当时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都非常有限。他们的认识只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个片段、画面。

大约六千年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圣人级的人物,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爻的起源与产生,但是他大道至简地概括描述了六千多年来的普遍认识论。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把这句话用“爻”的语言表达就是一道、二道、三道化成了八卦的三横。一二三道的排列组合共有八种变化,也就是八卦长短阴阳横道的变化。

《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爻者,言乎变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也者,效此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孔子在他的《系辞》中说:《易经》以天地为准绳,所以能够具有普遍的天地之道。爻,说的是它的变化。爻,是仿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运动的,这就是仿效这天地之道的。圣人发现天下一切物事的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观察它并融会贯通它的变化之道,用来推行典章制度。并用卦的爻辞(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来断定物事可行方案的吉凶,因此上称为爻。

这段话说明爻是用以表述天地之间的运动变化之象的,天地之象对人感受最深最明显的莫过于山川河流线性的断续,风云雨电天气的变化。

结绳记事也是远古时代人类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用以记录重大事件手段之一,它与“爻”的存在与发展进化的意义相近。爻应该是结绳记事的初中期阶段产生的,它出现于伏羲生活的年代。所以《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制,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以上这种爻的起源是我的一家之说。当然其它的日景说、竹节蓍草说、龟兆说、男女生殖器说、算筹说等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们要知道1、爻产生在伏羲画卦之先。2、《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补覆盖天地之道。这里的天地之道最主要指的就是,与人相关的,地球上山河的线性断续与天上风云雨电天气的变化。3、不能把爻的起源与伏羲画卦后对爻的分析当作爻的起源,这样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因此,爻的起源根据是出于观察天气变化与山川河流所呈现出来的图文变化,如太阳投射树林的阴影或卷积云与山川沼泽交汇的自然场景等。后期由此发展的上古记事“结绳”只是“爻”的另类运用。

此文有不足之处,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若有其他问题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