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开篇基础是阴阳八卦,五行并非番外之说。五行之数与阴阳八卦整体形成了易的数字理论。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有一二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有一二四八;再生六十四,三百八十四。这是八卦成数,加上五行之数,形成整体的《易经》之数。如果再细分,还有阳九阴六,河图十五,洛书有成七之数,那就太多了,《易经》里的数学理论,够我们研究几辈子的。
基础阴阳八卦入门,了解了以后,先来看看五行之数,五行的方位,表象等。五行与阴阳八卦,并不是分开的,这里又要佩服一下中国古人的智慧,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圆的理论,阴阳八卦,五行皆以圆来定方位,表自然。这足以说明,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是圆的,万物皆以圆定性。而更让我们佩服的是,五行图并非五角成圆,而是四方居中央,中央为智土。
为什么中央为土呢?一个字,生。人生于土,归于尘,人是天地唯一的智慧灵长类动物,只有立于土,才可生。而土与金木水火,又是唯一可以生其它四行的,所以土又称之为智土。那么怎么讲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土生金,不用解释了,金属都在土里埋藏;土生木呢?木由水生,可是无土难成材,所以木也离不开土;土与水的关系,非土生水,而是有土水才有形,当前的研究知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星球想要留住水,必要先有土,看看吧,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再说土与火,火生土,火燃尽,必得灰尘,灰尘即土。土还承载了火的尽头。所以,古人把土放在五行的中央,称之为智土。
这里讲一个话外篇,土在中央,还有万物皆由土而生之说。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瞎扯,还有人会拿现在的科学研究来比较。我们就拿太阳,木星,土星来讲吧,有人认为,太阳是团火,是气态的,哪里有土?我们看不到它的内部,就武断地认为,太阳的形成,是没有五行当中的土地,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如果没有引力核,任何星球都无法在宇宙中生存,所以,太阳必然也是土居中央。
再说木星跟土星,我们现在的认知,也知道了两颗行星都属于气态行星。气态行星,那么他们有土居中央之说吗?有,也一定是这样的。不管你是燃烧的恒星,还是没有燃烧的气态行星,形成星球,就必然要有土,要有陆地,最基础的土就是稀土,就是万有引力的磁土。所以我常说,未来谁能把磁能研究透,谁就能掌握未来科技,洞悉宇宙。所以中国古人把土放在五行的中央,可见古人的智慧文明有多高,我们现在的研究,不知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解开他们的智慧。
五行的方位,土在中央,上下左右,也就是南北东西,各有一行,即上火下水,左木右金,也就是北水南火,东木西金,这里的方位看图,并不是而今我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是为先天八卦方位图,意为坐北朝南,尊王之说,也就是说,帝王面朝南坐着,以王的方位看图,南在前方,北在后方,东在左边,西在右边。所以我们看到《周易》里的先天八卦方位图,他的方向感正好与我们现在常说的方位相反。
五行的方位定了,我们说五行并非番外之说,所以八卦的方位也在五行之上分为八方,即南离北坎,东震西兑,或说上离下坎,左震右兑,另四卦分占偏东偏西,偏南偏北,即西北乾卦,东北艮卦,西南坤卦,东南巽卦。八卦方位既定,又生天干十二支,即四方八卦生十二。
这里我们看到,这里又有了数字十二,分数我们一年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在先天八卦方位图中,一样有它的方位,而此方位之上,还有六十四卦各安方位。如此,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罗盘,那么一个罗盘,就涵盖了我们所学的《周易》了吗?
非也,罗盘的成图,只是表出了一个方面,即先天八卦方位图,在认识眼前风土方面的一个定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水。说到这,相信有人对风水有种嗤之以鼻的惊讶,原来风水就是这样一个定位的定数啊?
所以,我倒喜欢某家学说所讲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