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易经》,很多人想到的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只当是算卦用,这对《易经》是误解,是大才小用。《易经》算卦是其功能之一,就如不了解电脑的人会说:电脑只能打字上网聊天。学易只有把《易经》中的象、数、理,理解后再理会贯通再知行合一用于日常生活,才能说如打通了任都二脉悟透了《易经》,可惜,自古以来这种人却很少。《易经》不是某一位圣贤的作品。其成书是过程事历三古,人更三圣,历经无数代古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主要代表人物有三个。1:远古时的伏羲氏开创了先天八卦伏義氏当年做部落首领时,仰观天文,府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而开创了八卦:1乾卦,为天2坤卦,为地3离卦为日,4坎卦,为水,5震卦,为雷,6巽卦,为风,7艮卦,为山8兑卦,为泽。这八经卦并非一成不变,处不同坏境所对应事物又不一样,如在人体上所对应的分别是,头部、腹部、眼晴、耳朵、小腿,大腿、手、口。由此八经卦而演变成了先天八卦图留传后世。2:周文王幽禁而推演后天八卦。相传文王受封的领地,老百姓爱戴他,拥护他,与残暴成性,不受人待见的昏君纣王相比,不可同日而话。心怀妒忌纣王恐惧皇位不保,而想除掉文王,由是囚禁文王长达七年之久。在这七年时间,囚禁的文王日夜煎熬,苦思暝想,终于在前人伏羲氏八经卦的基础上,两两重卦推演出了八八六十四卦。内容也丰富了不少,卦象,卦辞,爻辞一一展现。易经成书也基本成型。。以乾坤两卦开头,坎离两卦结尾为上经三十卦,以咸恒两卦开头,既济末济两补结尾为下经三十四卦。上下两经六十四卦。留传后世的后天八卦就是文王八卦,其方位与先天八卦有所改变。且整部经“中多次出现利西南方位。文王作的卦辞,爻辞,因为受条件限制,确实难懂。遗憾的是,这部伟大的书籍当时没人在意,也没有深层次挖掘,所以当时并没有进入到上层社会的主流思想中而被重视。相反,被一些一知半解的人误读,用来走街串巷给人算命赚钱。3:孔子作《十翼》孔子直到晚年五十学易,非常的勤奋刻苦,以至于穿书册的黄牛带子都翻断了好多次,这就是韦篇三绝孔子学易的典故。孔子不但学易,还为《易经》作了注解,这部著作叫《十翼》。翼就是翅膀之意。意思是给易经装上十只翅膀,希望易经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而不是埋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只是算命而用。孔子是读通了易经。他说,假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对易经的肯定与执着。《十翼》分为1:系辞传,2:彖传,3说卦传,4:文言传,5:象传,6:序卦传,7:杂卦传。其中《彖》分为上下两篇,《象》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篇。孔子作《十翼》是对易经,加深和发挥,其阴阳转换辨证思想更是把易经提升为哲学范畴,也把儒家思想融合其内,易经里有提到君子“的卦大摡有五十多。后人学易,一般先学《十翼》。更容易入门。有了《十翼》易经才算完整的成书,更把象,数,理功能发挥到极点。《易经》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