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的人为什么命运更好?让我们一同来感受《易经》的魅力易经系列一自古以来,《易经》被冠以群经之首,有群经之源的美誉。《易经》为什么能获得这么高的赞誉?我们先看下《易经》的来历。《易经》相传为远古时代的圣人伏義所创,只有八组符号,后人称其为先天八卦,或“无字天书”。因为在远古还没有文字产生以前,它很难被人们理解或看懂,故称之为“无字天书”。从伏羲创立八卦起,《易经》就一直对人们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时隔千年,到了商朝末年,姬发在商朝羑里城监狱,通过对先天八卦的研究,又创立了六十四卦,人们称“后天八卦”即文王六十四卦,又叫《周易》,至此,易经广泛留传。又过了大约五百年,到了周朝中后期,即春秋时代,我们熟知的孔圣人,从五十岁开始研究易经,有“韦编三绝”的佳话传世,可见圣人对易经的专注。孔子对《春秋》的整理过程中,对《春秋》中的部分资料进行删减,而对易经只有“赞”,通过长时间研究,并作了《易传》,即人们所称的“十翼”。如绘易经插上了翅膀,让古老的易经从此腾飞。从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易经“时历三古,人更三圣”的数千数年经历,还有三位圣人的伟大智慧。一画开天相传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氏,通过“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远揽山川,近取诸身”始创八卦,即“一画开天”。创立了先天八卦,亦称“天书”,因为先天八卦只有八组符号组成,普通人很难理解其含义,故称为“天书”。由于当时无文字记载,具体对当时人们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我们无从得知,据说我们的汉字有些就是从先天八卦演变而来,如“水”字,是从“坎”卦演变而来等等。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将八卦重卦后,变成了六十四卦后,人们才逐渐了解到易经的奥秘,六十四卦首卦为乾卦,我们就从乾卦开始,来了解易经的奥秘,我在这里只是“拋砖引玉”,望大家通过学习《易经》,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和安康,先天八卦和文王八卦其基本构成都是由“阴”爻和“阳”爻这两种符号,但“阴”、“阳”不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而是同一物体的两个方面,而且是不可割的。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阳是互为一体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不是相互孤立,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讲的“有与无”跟八卦中的“阴阳”毫无差别,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这里的道同易经中的“易”是一样的,后代哲学家们在解释“道”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元素;也有人认为,“道”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是产生天地一切事物的源泉。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即道包括物质和精神,要不人们常说“万物皆有灵”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解释“道”的时候,学者们均认为“道”并非僵化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的;就像前边我所说的,“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小鸡,鸡又可以生蛋,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只不过形象地说明一下,以便于初学者理解,望专业人士不要较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