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易经科学,都在讲这两个字的境界,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在《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一文中指出:“当你对一个量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状态,可以被关联地测量,很不可思议。这样一个简单的纠缠现象,既然存在于客观世界,我相信它会无处不在,包括存在于我们的人体里。”

人体也存在着很多的能量和特异功能,只是没有被人们发掘和利用。最为常见的孪生兄弟,有一个不舒服,另一个也会有感应,虽然距离很远,但都能感应到。这些就是人们熟知的特异功能和科学中量子纠缠的一种感应现象。

曾仕强教授在讲《易经》的时候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分不开的。月亮虽然距离地球那么远,它不但能引动潮水,还会牵动世人的感情。”自然界中无论多么遥远,都是相互牵引、相互关联、相互感应的。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陀教导我们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譬如,佛门所讲的起心动念,能很快至尽虚空遍法界,比光都快,你这边起心想什么,那边就知道了,就这么快。无论你起心是善念或者是恶念,都能够知道。所以,时时要起善念积德行善,不能起恶念、想对不起他人的事。

如果,内心起恶念、想坏事,是瞒不住的,有真实智慧的都知道。恶念就会结恶果,造业障,给自己带来麻烦、苦难等。有人会问:“我怎么不知道?”因为你执著自己虚妄的习性,迷惑颠倒,怎么会感知到呢?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佛祖在几千年前,觉悟后的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世人,众生都具有佛性,都是佛,只是迷惑颠倒、妄想执著,不见自性,才轮回到世间受苦。

人都具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具有五眼六通,觉知一切的能力。所以,你心清净,他人的起心动念都能感应到,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一般人达不到。

据高旻寺记载,当年乾隆皇帝到高旻寺去坐香,进去以后走了几圈子,皇帝心里想:“这里跑香这么紧张,不如在皇宫的御花园散散心。”动了这个念,维那师过来给了他三香板,皇帝不出声。

坐下来以后,皇帝眼睛翻着维那师,心里想:“我又没有犯规矩,打我干什么?开过静,出去以后要杀你的头!”维那师跑到他跟前,又给了他三香板。

开过静后,皇帝到方丈室说:“这个维那师,我又没犯规距,跑香和大家一样的,走来就给我三香板,我坐下来,也没有讲话,也没有搞什么动作,他又打我三香板。方丈,你把维那师喊来,我要问问他为什么打我两次?”

方丈就把维那师喊来了,方丈问:“维那师,皇上问你,一上来为什么打他三板?”维那师讲:“我又不是打皇上的,我是打那个想游览御花园的人,想游览御花园,还跑来禅堂干什么?”

皇帝说:”那你第二次打我干什么?”维那师说:“第二次是打那个想杀人的人,想杀人我不打吗?”乾隆皇帝毕竟是皇帝啊,维那师这样一讲,晓得这个人不是一般人,动个念头他都能知道啊?马上到维那师跟前,跪下来向他顶礼。

这个记载充分说明了,人觉悟后的真实境界、觉知一切的能力。佛经、易经、科学,都在讲感应这两个字的境界,说明它是真实存在的,有感就有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