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大学之道,就是学大之道。何为大,大乃太,极也。无论《庄子》还是《周易系辞》大字多作太解。实际就是学太极之道。中国文明的根基与核心都是讲太极。无论儒学,道家学说,易经,神话等等无一不是出自太极。
不过,道家是讲先天易,儒家注重后天易,但本于先天易。
先天易就是太极,后天易就是阴阳之道。中国文明无有出其外者。
学,有两层意思,第一,圣人从天地学,这里学就是师,效法,立教的意思,以太极化身天地为标杆,从而为人道立则,这是圣人才能做到的。
第二层意思就是众人从圣人处学,学习人道之则。
道,在儒学中,指道路而言,也就是法则规则,轨道。人道之准则。做人的道理。
第一个明承接学字而来,学才能明,不学则无以明。明则人道立。如何学,如何明,下边会展开论述的。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德。德是正大光明的。人学习的,要明白的就是那个正大光明的德。
德,就是道之动,道的运行,就是德。人道之行就是德。所以常言功德,德行。学而后得,得就是德。太极有生生不息之德,生万物养万物,人亦有成人成物之德。这不是牵强附会的,而是人心自然之理,必然之道,只是人不悟耳。
亲,很形象,亲近,和,和谐,成就,教化,等。凡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是亲。亲是同理心,同情心。若是人皆能明明德,则人人有一颗同样的心,心同才能亲。
民,泛指一切百姓人民,代指人。
明明德是立己之道,修身之道,亲民是达人之道,是成人成物之道。
止于至善,就是立己达人之道的完美统一。既做到了立己,又做到了达人,则人能做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止,就是休,归。周易之所以把艮卦定义为止,就在于是艮卦阳爻止。止于阳爻,归于阳爻才能达于至善。阳爻处就是要止的地方,要归的位子。止和位有关。人有且只有一个本位,大位,宝位,这个位就是人要止,要归的地方。
至,就是至极,也是太。至善就是纯善,无有一丝一毫的恶,是纯粹的,极善。也就是太极。止于至善就是回归乾心,道心,善心。由此,可知,人人皆可为圣人,为君子。就在于人能不能止于至善也。
知止而后有定,是讲人。知那个止处,定是一个入手的功夫,是思想的定,是悟。有了这个觉悟,不再胡思乱想,就开始回归内心了。定就是塞其兑闭其门,是思绪归于一。不知那个止,人之心不知安放何处。如何止,定心而已。
定而后能静。接近于道家,但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是讲人心,人心是一样的。人定心都是为了静。静下心的好处就是能以静观动,能明。静到一定程度自然明。
静而后能安,静就是修身的功夫了。静不是为了安,但能安,安心,心安,是一种状态,或者说一种对静心的评价,判断。也是境界,静心是一个过程,安心就是一个常态。做到安心,就是不为外物所动了,能无论遇见啥事都心安理得,波澜不惊了。
定,静,安是讲立己的功夫。那安而后能虑就是达人的功夫。虑是考虑,谋划,人是该进还是该退,该行还是该止。这就是虑。是属于达人成物的层次,也就是德了。
所以才有虑而后能得。得始于善也止于善,这是要清楚的。
得是虑的结果,利于行还是不利于行。这个得其实就是乾卦的亨。元亨利贞的亨。亨就是结果。所以得就是德。亨就是明明德。这个得有义得来的,不是小人之得。是君子之道,所以无不吉,无不得。这就是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这是讲为何要学的问题,也涉及道如何学的问题。
物有本末,万物都有一个本,万物都有结束。这个境界很大,并非是简单讲一个物体的生老病死,而是讲万物之所以生老病死的原因。就在于那个本。而万物的生老病死也就是末,皆在于这个本。知本才能知末,周易言,易,逆数也。就是逆会去,找到这个本。佛家讲如来,如所来处,也是求这个本。道家修清净心,也是回这个本。止于至善,也是回这个本。
事有终始,万事都有开始结束。也是大境界。始,也是讲万事之所以开始的原因。那个大本就是始处。始处也是止处。开始的地方一定是归宿。人来自哪里还要回到哪里。
知所先后是讲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是讲客观存在。知所先后则是讲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人要探清楚这个先后,也能探清这个先后。学的第一步就是知本,探本。如何学,就是要从本上学,学啥,也是学这个本。就是为了知本末终始先后。这样就近于道了。
近于道,不是说人成道,是说人知先后,就掌握了事物的运行轨迹,掌握了事物的运行轨迹,自然就有应付的办法。就好比现在讲掌握规律,才能指导实践。但规律人不可能完全认识,只是认识了一部分,绝大部分,所以叫近于道。但这个近的重点还是在于那个始处,本处,止处。能知本,才是真正的近于道。道就在本处。知晓道在哪里,自然就很容易接近,走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