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出自孔子《易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先天八卦纯粹取象于观察自然。不使用男女人伦的乾父、坤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天地定位”,乾为天空,坤为大地,表示乾坤天地的两卦有“天地设位,象在其中”的性质。“天地定位”也即“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形成后世中国人牢固的天尊地卑观念。讲乾坤两卦分居上下之位,是就传统先天八卦圆图上乾坤两卦的位置来讲。
“山泽通气”,艮兑对应。艮为山,兑为泽,又为云雨,讲山上出云形成雨水。这与中国是大陆国家有关,在中国中原地带所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平原大地上不会有云升到天上,用眼睛能够见到的是云从山上升起。古代生活在中国中原地带的人们,不知道大海上也会有云气升起。
“雷风相薄”,震巽对应。震为雷,巽为风。薄,即相互轻薄、轻视,你能量大,我比你能量还大。一说“雷风相搏”,即风雷激荡。震巽皆为天地间的能量,震卦能量是一种上下能量,巽卦能量能够到达远方。
“水火不相射”,坎离对应。坎为水,离为火。射即射箭以中的为目标,中的,指坎卦中爻为阳爻,离卦中爻为阴爻,一虚一实,一水一火,目标完全不是同一个,不在同一方向上,不是相同性质。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传统先天八卦图上由巽到坎到艮到坤为顺,为阴仪;由乾到兑到离到震为逆,为阳仪。易经术数的应用在于预测预知未来,要想知道未来,孔子讲,其方法是对先天八卦圆图的逆用。阳仪部分逆用,即由乾到兑到离到震,阴仪部分逆用,则要由坤到艮到坎到巽。
事实上,孔子给出的这一先天八卦圆图应用方法,两千年间未能够实现。
先天八卦图
毫无疑问,陈抟应该是首先依据“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设计出八经卦的先天圆图的。早在东汉时期,出现过道士们用于炼丹的月相性质的另一种后天六十四卦圆图,陈抟本身是华山道士,可能见到此图,甚至手中就有这个图,于是陈抟由八经卦圆图扩展出了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道士们的月相后天六十四卦圆图只有圆图没有方图,在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中填入方图,是陈抟的创制,从而有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完整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依然无法应用。形成的结局是宋代邵雍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之类。研究揣摩《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往往能够让人激荡胸襟,揣测天地,吹嘘宇宙,甚至外宇宙……这是“是为大用”?可以用来吹牛?吹得最响的是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先天易学天生的毛病?一说就大,一开口就总往大处说,有大不说小。这是先天易学也存在的易理性一面?没有方法论笼头束缚的易理就只能成为吹牛工具?
这是先天八卦从理论到绘制成图的历史。
先天八卦图上的顺逆顺序,已经有了一个横写的S顺逆旋转顺序,它孕育出后世名气大得不得了几乎是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太极图。成了道教的标志,出现在了道士戴的帽子上、衣服上,道观中,成为了道教的道徽,也成为了太极拳的拳徽,被用于解释易经中主要概念太极、两仪、四象,有了这一路径,这一捷径,几乎从此在也无人去易经原著中探寻太极、两仪、四象这些概念的真义本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