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易经》是我国凝聚着先人无比智慧的哲学著作,世界哲学权威人士说:世界上唯一智慧宝藏,当属中国的《易经》。经科学家研究,最新的原子物理学与《易经》的许多理论是相通的,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中到人事,无所不包、无所遗漏。《易经》的包罗万象已经超出人类的想象和认知。要了解易经,先要从基础入手,今天我们就介绍《易经》和《周易》的关系。1《易经》最原始的《易经》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总称为“三易”,这三易,都是由八经卦,别卦是八八六十四卦。《连山易》源自古老的神农时期,所画八卦先从艮卦开始,象征山上云出,连绵不断;《归藏易》是皇帝时期的《易》,从坤卦开始,代表大地生长万物,最后万物又归藏之中,坤为地,有厚德载物包容万物的品德。《周易》是周文王被囚时,在狱中所作。《周易》从乾坤两卦开始,代表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远古的《连山易》、《归藏易》都已失传,只有《周易》流传下来。“三易”八卦开始的的表示顺序不同,但它们的核心内容相差无几。所以说《周易》是《易经》的一个分支,但是后来人们已不分彼此,把《周易》就称为《易经》,也把《易经》叫做《周易》。2《易经》的来源及作者《易经》的产生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上古、中古和下古,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爻辞学者都认为是周文王之子周公所写。八卦的由来:相传在远古时期,在滚滚的黄河中,突然出现了背上刻有图案的龙马;而在洛水河中,出现了背上写有数字的灵龟。圣人伏羲氏按此画出了世间唯一的先天八卦,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智慧结晶。精装4册周易全书正版原版八卦周易入门八卦测算书六十四卦易经入门风水书籍中国哲学经典原文注释淘宝¥39.8¥购买已下架殷商时期,周文王遭人陷害入狱,在囚禁中研究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并在八纯卦的基础上,两两组合,上下重叠,组成了六十四卦。孔子在晚年才接触易经,感叹自己要是早点学易该有多好。孔子经过对易经的刻苦专研,对易经做了注解,写了《彖》、《象》、《文言》等著作,为后人研读易经打开了方便的一扇大门。《易传》是孔子对前人思想和观念的归纳总结。3《易经》中的“易”蕴含玄机首先看这个“易”字,古代这个字是象形字,它是上下结构,把日和月两个字重叠起来,上日下月是一种天文现象;易又像是空中的飞鸟形象;易还像是蜥蜴,蜥蜴随着环境随时改变颜色,所以“易”是变化的,蕴含玄机。“易”包括三种:简易、变易、不易。以下是“易”的三种解读,掌握好这3点,人生会豁然开朗。:有一句话叫大道至简,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越是简单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事必有其理”,有些事我们刚看到,就被表面的复杂吓住了,认为太难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它的原理,任何一门学问都能找到一个简化的公式或模型来套用,当人们对问题无从下手时,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什么时候你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你就真正弄懂简易的法则了。我们学易经,刚开始学时,真是一头雾水,单是八纯卦的名称和八卦符号,就让人觉得难以记住。可是只要你坚持一段时间,就发现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难。掌握了原理,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世界上是一切,都是在变化的,没有一件事物是不变的。宇宙也是在变化的。你说我站在那里不动,但你身体的细胞还在运动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假如流水能回头”是幻想。学易经要知道“变”的法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5正版图解周易全书易经/哲学宗教/易传/预测学/易经入门皮面精装8卷正版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国学经典书籍淘宝¥¥购买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万变不离其中”。《周易》就给出了找寻变化规律的理论。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仅要知变,还要适应这个变,一个不懂变通的人,做事一根筋,是不能委以重任的,所以自古就有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上面我们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着,有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即“不易”呢?那就是天道的规律是不变的,生成万物的本源物质是不变的。之所以世界上的物质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不同的形态,都是因为最原始的本源物质不同的排序组合叠合,生成的万物不同的形式,一种物质的消亡,随之另一种物质初始,循环往复,轮回不止。“不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做事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在做事情遇到困难时,就常说“不易”,还有人起名叫“不易”。人生本来就是不易的。想学好易经,首先我们要从易经64卦入手学习,将易经64卦写在卡片之上,每天利用空闲时间翻看几遍,要不了多久,你也能熟读背诵64卦,从而进入到易经的另一层境界。厚德易经学习六十四卦牌64卦八卦周易经牌80张牌含易学知识卡页学习易经卡牌快速记忆易经卡片淘宝¥88.9购买已下架今日话题:你对易经的三易,是如何理解的?欢迎在下方留言点评,我们一起学习交流心得。文
国学大观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