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学文化从《易经》发展而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对易经进行了创新与发展,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独树一帜。易学在哲学、科学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不是一门普通的学问,它是传统哲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易学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涵盖了人类文明、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一下易经。如果能掌握易经文化,这是对自己最大、最好的帮助!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是从自身出发、从学习易经开始!
易经中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哲学思想,它通过“阴”与“阳”两种对立又统一的范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阴阳学说在古代哲学、科学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五行也就没有五德(也就没有科学),在易学中阴阳学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的哲学是天人合一论,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观,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种内在契合关系。在《周易》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观念:天地万物与人类的生活都是相通、相类的,天同气通,地同气合,万物共生在一起。
中国古代的哲学与科学研究都非常重视逻辑思维方法,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哲学与科学的研究著作,但是在《易经》中有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知其不可为将”,这是《易经》中唯一一次提到思维方法这个概念。“知易”指的是要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而“将”则是指能够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这两个概念都是说要把握问题(规律)的主要方面。
中国古代哲学是以《易经》为指导思想的,如“太极生两仪”、“天人合一”、“阴阳互根、五行相生”、“易象思维”和“象数思维”等,其精髓是阴阳思维的运用。以《易经》为指导思想所建立的科学体系有:易学中的八卦,《易经》中的五行,以及《易经》中其他的一些学说,如易道论、易数论、易象论和易象象数数学等。中国古代易学思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河图洛书对天文星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周易》进行改造而形成了一套新的哲学概念,如阴阳五行学说等;建立了一套完整完备体系的宇宙论。
易学中包含大量丰富多样而深刻独到的哲学思想与思维方式:“易象思维”即以《易经》作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起来,其特征就是从朴素唯物论向唯物主义辩证法发展。所以学习好易学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现在开启了易学文化的水平测试考试报名,不妨来测试一下你的易学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