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博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作。对于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却因为其内容生涩难懂而被视作“天书”。小编因为对易经这部天书充满好奇,于是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进行品读研究。现在整理一些浅薄的见解供大家讨论。
太极图《易经》主要是通过八八六十四卦阐述关于变化之书,从太极图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断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象。今天我们就从它的“三易原则”解读易经,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它也是宇宙变化的原则,更是人性的原则,弄懂这三个原则,定会让你的人生受益匪浅。
1.—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品读易经你会发现它都在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所表述的象都是宇宙万物的简化现象,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砍为水、离为火、兑为泽、艮为山,所阐述的义理,也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如震为雷,雷为动;巽为风,风为无所不入等等。而组成八卦、六十四卦,演绎出宇宙、社会、人生无穷变化的却是两个简单的符号:阳爻(—)和阴爻(--)。就像今天的电子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用简单0和1演变出无穷的数据。“简易”,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核心要点,解决主要问题。
简单就是智慧学到了简易原则,就要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得以应用,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内化。这里教你一招把复杂事情简单化具体操作—“大卸八块”。伏羲氏可以用八个卦象来总结天地万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遇到的复杂问题大卸八块,把问题/需求分解,然后一个个的去解决。
2.—原则不变,初心不改
不易指的是一切的本体是不会变化的,没有一个不变的道理就没有一个存在的依据,宇宙的不变是永恒的存在,只有不变才可以和变对应,只有不变才有阴阳相对,动静相生。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等等的课题只有一个,想以不变代替变化,人的自私和自我以及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一个目的,让自己的不变去替代他人的变化,这都是有意无意的回归,这不变的是什么呢?易经演绎的清清楚楚,弄不懂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彻底理解易经变化的,不可能超越古人,更不可能彻底的了解易经。只有通过不易的原则,我们才可以知道宇宙的变化,找到变化的规律,不变才会有变,才会理解变的存在,杂乱无章总是和井井有条对应的,这个不变就是宇宙的本体。
无论外部世界怎么变化,人的初心是不能变的。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作为人最原始的本心是必须守住的。守住不变的本心才会知道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才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人类的初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也只有守住这颗不变的赤子之心,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走得更远!
3.—变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变易和不易其实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存在。吉吝凶悔也不是不变的,他是一个循环,你大吉大利后变吝啬了,凶险就会随之而来,经过凶险的磨砺后你悔悟了,又会重新好转。同时当一个人落寞凶险的时候,他如果懂得反思自我,穷途思变,那么他也一样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吉利。没有正确和对错,只有是否相契合而已。变易指的是一切的变化也是时时刻刻的存在,只有不断的变化才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宇宙存在。不断地变化就是宇宙万物永恒不变的发展规律。
吉吝凶悔循环图上面的三易原则让大家对易经的理念有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谈谈易经最核心的两个卦—乾卦和坤卦的卦辞,相信这两个卦辞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释: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解释: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应增厚美德,包容承载万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就是教人们在变与不变中,做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