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先生直觉与易经占卜

直觉与易经占卜

朱清时

(.7.23)

易经等东方文化保留着上古人类依靠直觉的痕迹,即借助知觉范式直接认知事物和预测未来,科学能避免直觉犯错,但不能忽视直觉。

目录:1.序言;2.感觉和主观体验;3.知觉与模式识别;4.知觉范式与智慧;5.直觉及其知识体系;6.易经占卜中的直觉;7.意识防止直觉犯错。

1.序言

南朝傅大士偈:“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意思是佛性与我们形影不离,一切都是它带来的你却不知道。从分析直觉人们,有助于理解佛性。

直觉又常被看作是人的底层或后台知觉。它如同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指导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活动。直觉认知事物的方法,是选一种知觉模式解读信息,不经过思考和逻辑推理。从动物到人都依靠本能与经验进行模式识别。

由于语言和以它为基础的逻辑思维只是近期的事,人类在很长的上古时期只能用直觉来认识世界,因此在传统的文化中还可以看到直觉的痕迹。

东方文化注重直觉。中医用“望、闻、问、切”来观察人体,如同有经验的人拿起来一个西瓜,看看拍拍,就可以得知它的大致情况。“无为”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从《庄子》“庖丁解牛”的例子可知,“无为”是直觉和意识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顺畅高效的协同工作。因此,直觉是解开东方文化许多疑问的钥匙。

2.感觉和主观体验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每天早晨醒来之时,你感觉到头下的枕头,这是触觉;听见闹钟的铃声,这是听觉;眼见晨曦之光,这是视觉;闻到桌上的花香,这是嗅觉;感到口中淡而无味,这是味觉。这五种感觉是我们通向世界的五扇门。

感觉(sensation)是感官接收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刺激并传输到大脑的过程。例如一道光射入眼中,通过视网膜上的三种颜色感受器(红、绿、蓝视锥细胞)加工,转换成大脑神经元网络的一组独特的放电。感觉过程服从物理定律。

令人惊奇的是,与动物相比,人的感官之门很小。有些动物有出色的听觉(蝙蝠和海豚),有些动物有极其敏锐的视觉(鹰),还有些动物有惊人的嗅觉(猎犬)。然而人类有非凡的知觉能力。

知觉(perception)是积极组织和解释感官信息的过程,它把感觉到的信息加工成为比较完整、连续、有条理的资料。知觉加工感觉信息的过程,是在主观体验的驱动和觉照下,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是挑选出有用的信息;第二是把它们解读成有意义的图像。

挑选出有用的信息

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没有通过语言文字、概念名称以及推理论证等,是对象之境直接亲证现前。它们是事物的真实反映,即佛学说的“现量”、“自相”。然而因为来自世界的现量信息太多了,如果对它们都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