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易经》是精通算命的书,有人尊敬也有人诋毁。《易经》的最初起源,在现有的记载资料中其实是完全无法追踪的。
个人认为《易经》的出现比黄帝早得多,讲宇宙变化规律,到了黄帝时期丰富起来,周文王演绎三书成为《周易》,逐渐发展成占卜书,再到周公补充八卦。
无论《易经》如何进化,其核心都只有一个——规则的变化。
1、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意思是:纠正治理父辈留下的麻烦,有这样的儿子,父辈可以免除罪过了。虽有危险,但最终将会吉祥。如果你新接了一个职位,前任留下了很多麻烦,或是一大堆没有解决的问题,你要拿出耐心,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解决。即使有危险,也要纠正,因为纠正弊端是会带来好处。这就好比汉武帝一改窦太后的治国方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比如嘉庆帝杀了和珅,改变了乾隆时期的政治格局。都是为了最终的吉祥,必须要这样去做。前辈靡靡,我辈不可靡靡,当振作精神,有所作为,如此才能免于大难。当然,对前辈的做为不可全盘否定,该肯定的一定要肯定,全部否定就会让别人怀疑你的用心了。刚柔适中,既要顺应,又要匡救,不可偏颇,坚守正道,才会终获吉祥。
2、潜龙勿用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指在力量弱小的时候,要学会低调,要埋下头去学习并且沉淀自己。这个时刻,一定不要过于张扬,否则会给别人留下轻挑不堪大用的形象。咱们拿诸葛亮说明,拥有经世之才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也是默默耕耘了10年。那是诸侯蜂起的三国年代,谋士凭借着些许墨水投奔明主,但是诸葛亮默默的跟随隐士司马徽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即便是宗族亲戚刘表,诸葛亮因为他并未明主,也搬迁到南阳乡野以此来疏远。如果诸葛亮仅仅凭借着一点学问,急着投靠蜂拥而起的诸侯,博取名声和权利,而不是跟随老师默默深造,最后充其量做个小谋士,而不是刘备面前的卧龙先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辞》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应对方法:看准时机,该出手时,果断出手。
潜伏的龙已经出动,出现在地上,就像阳光普照,金光万缕,天下的人普遍得到恩惠。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机遇的出现,总是转瞬即逝,时间和机遇都不等人,当你发现时机来了,就要果断地跳起来抓住,犹豫不决可能就错失了良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涵养福报的古籍!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它
民间流传着手里拿着易经,哪里都不怕!在古代人看来,《易经》历史悠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拥有一切。《易经》共有64个卦,与64个人生道路管理决策决策相匹配,一目了然。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真的要花一点时间去读《易经》,去豁然开朗的智慧,也许也会让你有一种开悟的感觉。
《易经》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应有尽有,而且历史悠久,也正因为如此,更难理解,普通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奥秘。
因此,自古以来,许多人把《易经》当作一本占卜算命的书,更有人把它当作迷信活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理论的源头,它将不同的生活环节解释得淋漓尽致。
从宇宙空间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所有的规律都在《易经》中。孟子晚年独自钻过《易经》,曾感叹加我多年,50年学易,不能大过。
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都是以《易经》中的锣卦为基础。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是一个沉迷于《易经》的人,但是当我第一次接触《易经》的时候,很难理解,因为原著都是古文。那段时间,我一直很烦恼。
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一个易懂的同事向我推荐了这本《易经》的详细解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