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易筋洗髓名义
筋为连络形骸之物,故先易筋,筋易而无处不易矣。髓为出入灵明之区,故必洗髓,髓洗而无微不洗矣。
筋何贵乎易?按《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是易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筋一易而乾坤合、坎离交矣。至引伸为交易、变易、互易、移易、反易、对易、辟易、改易、平易、和易之义。又何难使剥复运,否泰转耶。所以一使之易,寒可易为暑,暑可易为寒,昼可易为夜,夜可易为昼,老可易为少,少可易为老,阳可易为阴,阴可易为阳,变化无端,皆易之道。
髓又何言乎洗?按:洗,《广韵》:先礼切。《正韵》:想礼切,并音姺,与洒同,涤也。《说文》:洒足也。《史记·高帝纪》有使两女子洗之文。《书·酒诰》:自洗腆,致用酒。洗:又,洁也。是洗之义:自上洒下,又由下升上而洁上也。他如钟名姑洗,律名姑洗,官名洗马,承水器曰洗石,名有洗石,皆取义于《易·系辞》。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之洗,所谓洒涤、洒洁也。所以一为之洗,浊积者,能洗之使清;黑暗者,能洗之使明;凝重者,能洗之使轻;尘蔽者,能洗之使净。洗髓功深,自放光明。昔汉武帝时,客有问于东方朔曰:先生有养生诀乎?答曰:无他术,吾能三千年一洗髓,三千年一伐毛。吾已三洗髓,三伐毛矣。客不识道,以为滑稽戏语。后注家及考据家亦多引之作喻言,不知为实语也。
行功者能晋进不退,恒久有常,困而升,革而鼎,蹇而解,贲临中节,屯蒙悉涣,中孚独履,由小过而大过,小畜而大畜,颐养与井养兼施,未济既济,有震无兑,有益无损,噬嗑需讼,师遁夬姤,比随而谦,谦而豫,蠱明夷,渐旅渐巽,渐丰渐萃、渐艮渐归妹,家人不暌,同人大壮,咸观大有①。一易筋即洗髓,一洗髓愈易筋,阴阳造化,往来不穷,无方无体,无际无涯,与天地参,非其能事乎。
筋为连络形骸之物,是联络身体四周肌肉的经络。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筋膜。关于筋膜的锻炼和学习,另外再专栏研究和学习吧。内家拳常常练习七条筋,手臂两条筋,背后两条大筋,双腿之内两条大筋,腹部一条大筋。经常练习,让这七条大筋打通。所以,我们练习正身图时候有感觉,手指发涨、肘窝麻涨、脖子下面有拉伸感。拉伸的时候注意感觉是拉伸的前表链、后表链,又或者侧表链。注意体会。想想中华民族智慧真的了不得,不论现代研究如何深入,都经得起形体科学的考验。
易筋经是形体,是物质,是基础。洗髓经是心灵,是精神。两部功法能修炼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双重锻炼,是两部伟大的功法。
易筋的原理是从《易经》的《系辞传》而来,易是变化的总称。冷可易成热,昼可易成夜,阴可易成阳,老可易成小。
体会:我们知道,改变命运、改变天道是、改变我们自己的脾气秉性真的是太难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说改变我们自己的困难程度。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练习这两部功法的困难程度,不是说随便练练就能改变我们的身体,改变我们的脾气秉性,其实练习还是挺难的。虽然难,也不是不能到达,故我们应该有耐心和恒心,坚持日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