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长安原创
曾仕强(已去世):“你家再有钱,每年也要向别人借一点。第一,向外界传达自己钱不够的讯息;第二,当你向别人开口时,你就会反思,借钱应该怎么说,也就明白了平时应该怎么样对待别人···”曾教授这句话令人警醒,一语便戳到了很多人的痛楚,尤后面一句话。
曾仕强教授的话充满了辩证思维。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理解——有人认为,有钱却向别人借钱是虚伪,是故意试探人性的恶行。其实不然,当我们向别人张口时,实际上是向宇宙发出缺钱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不断变好、变富的欲望,这是人之常情。
另一方面,借钱是一个双向受益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些家境相对富裕一些的人而言。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实生活里,很大一批人拥有巨额财富,但是他们却在人情世故上表现得很幼稚,看不起一些普通家境的家庭。
财富拥有的巨大差异,造成了这类人心理上的畸形,他们认为有钱就高人一等,所以失去了和光同尘的智慧,只愿往上攀爬,而不喜欢和普通人产生交集。因而,曾仕强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就算你再有钱,也要向别人去开口借钱,只有在你开口时,你才会反思自己,平时哪里做得不够好、欠妥当!有智慧的人,往往都会这样做!
一个简单的例子,平时生活中,一些脸皮很薄的人不太愿意向别人张口借钱,他们觉得如果借不出来会很尴尬,而且也伤感情。尤其有钱人更是拉不下脸向别人借钱,但是如果你张口,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
毋庸置疑,钱是一个很敏感的东西。不可否认,钱也是检验一段关系的试金石。正是因为他敏感、重要,才会暴露出真正的人性。
一个有钱人向普通人借钱,他首先会想到怎么开口。换言之,当你开口时,你一定会去想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是不是哪里曾经得罪过对方?在一起时是不是有意无意透露过自己的优越感?是否是平等对待对方的?
借钱不是最终目的,但借钱过程中的心里权衡、反省、自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接下来去审视自我,那将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为你开口借钱,是在验证你的人品、德行。只有足够有自知之明,有思想底蕴,有与人为善、和光同尘的智慧,别人必然会伸出援手。
反之,如果借钱过程很糟心,处处碰壁,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在处世待人上有瑕疵,需要反思,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真正的智者都是在茫茫人海中的,他们既能阳春白雪,也能低到尘埃里。人生是广阔的山川湖泊,而不是圈禁出来的金碧辉煌的“私人宫殿”。
另则,没有谁的财富、好运是绵延不尽的,谁都有失意落魄的时候,谁都有开口向人求助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腰缠万贯而漠视他人,不顾社会伦理、道德。与人为善是基本的修养,是再平常不过的良知。如果一个人从内心里自觉高别人一等,那么必将会被反噬。
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一个国王迷失在了沙漠里,饥渴难耐之际,他看见远处有一个老人牵着骆驼。国王掏出一锭金子,意欲买下老人家的水壶。老人家不卖,国王大怒:“这么多钱,你买啥买不到?”
老人反驳说:“在这茫茫沙漠里,你能买到什么?就算给我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用!”最后,老人只是给了国王一点水喝,并没有收钱。
智者,往往和光同尘,往往与人为善。曾仕强《易经真的很容易》中写:“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善者也”。也就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没有一个人的富贵、荣耀是无限的,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易经》说简单明了一点,它就是一部讲“变化”和“不变”的道理的书,只有当你洞悉规律,并且明白宇宙之中,哪些东西是变化的,而哪些东西又是自成系统而不变化的,那么人生就会释然、通透,看待问题就不会局限在自己的狭隘认知里,生命才可能有突破。
曾仕强教授说过:“你的命运是可以改的,但是只有你自己动手才能改,别人根本无法改。任何你与其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追究到底,其实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怏。
无论钱财多寡,都要修炼自我,注重道德建设。我们唯有拾起心底的善念,并付诸于每一件事情,才能长久平安,练就心中的浩然之气,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身边人、以及社会。
《易经》被誉为“万经之首”。它是一部集国学经典合传统智慧于一身的浩瀚大作。一般意义来说,《易经》生涩、难懂,但曾教授的翻译通俗简单,易于理解,是一部人人可学,人人受益的佳作!戳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