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易经的世界里,八卦保罗世间万象,蕴含了万事万物之间所有的规律和联系,至今依然备受推崇。
古时候,如果有人看破此间的玄机,那么此人在他人看来便是“拥有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神通”,这种能人我们称之为相士,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相术。
在迷信之风盛行的封建时代,这类人一度被统治者们奉为座上宾,为自己的气运和本朝的国运做堪舆占卜,给出趋吉避凶的的办法和手段。
纵观相士的历史,隋唐时期绝对是一个相术大家人才辈出,将相术推向巅峰的时代,袁天罡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曾经,他给三个人看相,预言他们必当大官,三人离开后袁天罡直叹可惜。后来,“可惜”两个字也应验了。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袁天罡算命袁天罡是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的玄学家和天文学家,年少时袁天罡孤苦贫寒,但却对修丹炼药和长生之术非常有天赋,尤其精于相术之道。
隋朝大业年间,袁天罡就被信奉黄老之术的隋炀帝招到宫中,担任所谓的“资官”。此时,隋朝的宫中聚集着大批优秀的相术大师,比如成功预测隋文帝驾崩的章仇太翼。
在此期间,袁天罡和他们一同交流心得,相术水平也变得更加的厉害。隋朝覆灭后,袁天罡也开始了一番云游,在此期间留下了不少传奇的故事,名声享誉天下。
在大业元年(年)袁天罡来到洛阳,杜淹、王珪、韦挺慕名前来,找袁天罡为他们看相,测算他们的仕途命运。袁天罡细观三人面相,又对他们的生辰八字和各自的诉求一番推算后,得出了结论。
当时,他对三人中的杜淹如是说道说:“您兰台之位(鼻子左侧)十分饱满,学堂之处(耳门的前处)有非常宽阔,他日一定会因为文采而受到赏识,位居御史。”
御史大夫可是三品大员,作为皇帝和丞相的秘书,还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在朝中可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杜淹听到袁天罡对于自己日后仕途如是预测,不禁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袁天罡又对王珪说:“您面部三庭,已然匀称,上庭额与下庭地浑然相邻,从现在起十年以后,一定会得到五品要职。”
王珪自知才能不及杜淹,但是他日若能官居五品,也是功名利禄握在手,大好前途我都有了。对于袁天罡的这番大吉大利的预测,王珪也是作揖连连以表谢意。
最后,袁天罡转头对于早已急不可耐想要知道以后仕途的韦挺说:“您的面相如虎,交朋友极为真诚,一定会得到朋友的提携,开始为官时会任武官。”
韦挺听后深以为意,杜王两人若一一应验,身居高位,以后自己受他们提携,成为武将那也是可以实现的。韦挺当即对袁天罡抱拳致谢。
三人走后的一声“可惜”三人得到极为满意的答复后,心满意足又踌躇满志地离开了,正当他们准备起身离开之时,袁天罡发出了一声轻叹。对于这声轻叹,其余两人没注意,但却引起了杜淹的注意。
他在众人离去后,又来到袁天罡面前,以师生之礼跪拜袁天罡后诚恳地对袁天罡说:“晚辈不才,刚刚欲离别时,听得天师一声轻叹,天师莫不是还有什么话怕说出来扫了我们的兴致,没有提及?”
袁天罡觉得杜淹孺子可教,就把自己推算的所有结果脱口而出,他让杜淹给其他二人带去:“宦海沉浮,二十年后,三位恐怕会同时被罢免。”
杜淹听后大惊失色,沉浸在当大官的喜悦中还没半晌,就听到袁天罡说自己有罢官的命运。袁天罡见杜淹愁眉不展,又缓缓说道:“你们三人的被贬官,只是短暂离开,很快就会返回的。”
带着坐过山车一般的心情,杜淹将袁天师的预测一五一十地和王、韦二人说起。三人在对袁天罡的预测深信不疑的同时,对自己以后起起伏伏的仕途百感交集。好在三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倒也是人生一段快事。
预言全部实现往后的发展证明了,袁天罡的预测分毫不差。杜淹不久升任侍御史,武德年间任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王珪则当起了太子妃,这正是五品官职。
韦挺的入仕,却不是当初自己设想的那样,被好友杜淹王珪推举,而是因为和李建成关系好,由李建成引荐他任东宫率。
不过,在武德六年,也就是他们为官二十年后,这三人竟然同时被贬官,都被发配流放到了隽州。后来,杜淹等人来到了益州,再见袁天纲时、三跪九叩,对于袁天罡当初的预测感激不已。
正是袁天罡对于他们罢官的预测,让他们为人处世十分谨慎,这次被贬虽然没有以前风光,但是不至于抄家灭族、实属万幸(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三人谢完袁天罡后又问袁天罡:“袁公在洛阳说的话,现在都实现了,不知道日后会怎么样?”袁天罡看了他们此时的面相说:“你们的骨相,大大胜过了往日,最后一定都会享受荣华富贵的。”
果不其然,因他们没有牵扯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事件太深,不久之后三人又被重新征召入京,得到朝廷的任用,对于袁天罡如同“再造之恩”的点播,三人感激万分。
后来,他们还将袁天罡介绍给了唐太宗,由此袁天罡入朝为官。有意思的是,一天三人又去向袁天请教,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请教袁天罡了。
对此,袁天罡对杜淹说:“你会立刻再次得到三品要职,但寿数不是我所能知道的。王、韦二公,以后会得到三品要职,都很长寿,但是晚年仕途都不如意,特别是韦公。”
经历人生起伏的三人,对于袁天罡的话已经没了年少时的那种感慨万千。特别是杜淹,袁天罡的话里直接暗示自己成为三品大员后,命不久矣。
他坦然面对着袁天罡嘴里说的命运对自己的安排,对于袁天罡的感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事杜淹在到达京城不久就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但是他也像袁天罡说的那样,没过多久便病逝了。
王珪也被任命为侍中,又出任同州刺史,他非常长寿,此后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韦挺历任御史大夫、太常卿,但在贞观十九年(年),因督促粮草不利、延误军事被贬为象州刺史,这些都与袁天罡所预测的一样。
对于这些所谓的“预言”,虽然听上去有些虚无缥缈,但是从侧面也反映了袁天罡此人的确不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