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周易》包括古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古经产生于西周初期,《易传》则先后问世于战国中后期而最终在西汉时编订。历史上,《周易》的学术地位非常之高,历经几千年的实践和检验,衍生了波澜壮阔的国学大河。将《周易》称为万经之首,是不过分的。《周易》的产生历来是个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及“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普遍的说法是,《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上古时期伏羲观河图洛书,画先天八卦;中古时期文王创后天八卦,六十四重卦;近古时期孔子作十翼(即易传),最终成为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周易》。从严肃的历史角度出发,《周易》的诞生并不如此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上古时期,史巫是不分家的,从《周易》的卦爻辞中我们就能读到很多关于周王朝兴起的历史场景。那么商朝的《连山易》,夏朝的《归藏易》,是否也有对本王朝历史的记载?这样的传统可能证明了,《易》是由无数名史巫呕心沥血,共同完成的作品。伏羲极有可能是《易》的第一名作者,好比司马迁之如史记,但不是唯一作者。古代假托作者的事例很常见,如黄帝的多项成就实际是当时人民的共同成果。甚至《易传》也非孔子一人所作,就如“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于是始作八卦”这一段,和系辞前文的思想是有冲突和矛盾的,学界对此亦争论不休。但可以明确的是,《易传》是春秋至战国时期多人的共同作品,孔子与其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其思想主要是以道家为主,杂以多家学派。所以今人读《易传》,想要理清脉络是很难的。如易学家经常引用的“生生之谓易”就是典型的道家变易思想,“生生”这个词,正出自于道家笔下。老子所作的《道德经》,实际上是对《易经》思想的高度发展和概括,比如阴阳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刚柔说等等都是在《易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周易》的阳尊阴卑是儒家伦理思想的起源,《周易》被奉为儒家五经之首,两者之间亦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墨家学说以止,节为核心,这源于《易经》的艮、节二卦,艮卦为连山易的第一卦,墨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路线并提出了很多与儒家不同的解易观点。往后历史不断的发展,《周易》又经历了象学易,玄学易,理学易等多段时期。对此最好的总结是:“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无论《周易》起源于何时何地,为何人所作,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奠基作用。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国学就是在学习《周易》,儒家道家诸子百家都是不分家的。正如冯玉兰先生所说: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