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易经这3种境界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一种不断地成长和修行。修行这个词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上学读书识字到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皆属于一种修行。修行其实是人生不断进步的催化剂,也是我们获得知识和力量的主源泉。不论是道教还是释家,皆把修行放在首位,从打坐参悟世间的大道,坐禅感悟佛家济世的情怀,我们在不断潜修中逐渐地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中华传统文化的易经,其实就是讲修行的过程,易经64卦分别代表了人生64个阶段、64种境遇,而每一个阶段,里面都是有不可预知的变数,有凶险的猛兽,也有快乐的果实,怎么去体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圣人读易经,能参悟宇宙的智慧,有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小人读易经,于是又产生了厚黑学的理论。其实整部易经,看似纷繁复杂,千人千面,其实它里面包含了人生3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人生的3层境界,掌握通透之后,你也会成为读易的高手。第一个阶段:冰的境界冰,为水的固态形式。而有关冰的成语,大多都是美好的、聪慧的,比如冰雪聪明、冰壶秋月、一片冰心、冰清玉润等等,当然冰也代表着一种困境,一种逆旅,正所谓如履薄冰。易经有的坤卦说“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看到了秋天草木上霜,就要知道冬天的冰雪不远了,这里强调的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意思。简单的5个字,告诉我们的是人要有忧患意识,要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变化。由霜到冰,只不过短短2个月的时间,而人生从霜到冰,也不过几年的光景。冰又代表着潜藏,代表着沉睡,正如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的心智尚未开启,思想也不够成熟,处于冰封的状态。冰在外人来看虽然美丽,但只可以远观而不可近距离接触,它的寒冷让人敬而远之。而对于冰本身来说,其实更注重的是一种内修,逐渐融化自己,突破自己,使自己能够打破这种沉睡的模式。第二个阶段:水的境界易经中的水,和老子《道德经》中的水有些区别,《道德经》中的水给人的感觉是和善的,而易经中的水,更多是让人不寒而栗的。冰带着寒冷融化成水,所以有关水的卦象,很多人在占卜的过程中有意远离。比如泽水困、水雷屯、水山蹇卦,都带着坎坷和困难。水是蜿蜒流动的,随弯就弯,能屈能伸,但山洪暴发,海上的惊涛骇浪,又是水的另一面。所以说水既柔弱又刚强,正如我们要修为的第二重境界:刚柔相济。人生到达水的境界,可以感悟出很多智慧道理,拥有不一样的视角。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在荒芜的沙漠,一湖泽水便可以拯救万物生灵。很多人到达了水的境界,就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其实不然,更高的境界还在后面,一般人却很难达到。第三个阶段:云的境界水汽化之后就成了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就成了天上的云朵。我们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空中的一朵朵白云漂浮流动,所有的不开心和不愉快都一扫而空。易经有句话说“云从龙,风从虎”,可见龙的出现,都伴随云海涌动。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到达云的境界。云不但有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有多方面转化的能力。哪里有干涸的植物,云就会化成雨水落下,滋润着生命,这便是一种成全。到了冬季,云又会化成片片雪花降落,为大地铺上一层雪白的衣裳。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冬天有雪,来年的庄稼才会收成更好,农民也会过上好生活。由此可见,云的境界有一种甘愿奉献的精神,它比冰和水的层次更高,也更难达到。现如今随着国风热的振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了中华文化。而易经是我国的智慧书籍,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