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并非原创,而是对易经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8.html
提到王阳明的心学,我们自然会想到“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看似原创的思想,其实《易经》早有反映:“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这句话,确切的说不是出自《易经》,而是出自《易传》的《文言》篇,前文已经考证过,楼宇烈先生认为《文言》反应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思想。01我们学习《易经》和《易传》有一个禁忌,不能断章取义,而应把这句话放在全篇的语境中理解。这句话应该是对《易经》坤卦六二爻的进一步阐释:“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直接的翻译为:“直”是指心中正直无私,“方”是指万物得其时宜,得其规范。君子恭敬使内心正直,适宜的规范行为,敬和义确立了,德业就不会孤立,坤卦“六二”爻所说的就不用质疑了。02《周易》64卦,由乾坤二卦统领乾卦六爻全阳,代表刚健的天道,坤卦六爻全阴,代表顺从的德行。《易经》的游戏规则,六爻自下而上排列,其中1、3、5为阳位,2、4、6为阴位,阳爻配阳位,阴爻配阴位为吉,反之则凶。坤卦的“六二”爻配阴位,所以是吉,因此孔子在《文言》中对其解读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君子得位,所以对自己的行动不要质疑,要正义直行,这应该是这段话的核心思想。03《归藏易》把坤卦列为第一卦,可见坤卦的地位是异常重要的。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孔子在解读这一卦时,倾注了很多儒家思想,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德都是顺从,但顺从的对象是谁,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那就是“道”,或者说是“天命”,此前我们也分析过《老子》郭店本和马王堆出土的甲乙本,都是“德”在先、“道”在后,所以《道德经》应该称《德道经》,这与商代《归藏易》的坤卦在前、乾卦在后的顺序是一致的。04王阳明在创立心学时,强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有其思想源头。你品,你细细品,“致良知”不正是强调“德”,强调“君子敬以直内”,而“知行合一”,不正是强调知“德”在前,行“道”在后,也就是坤卦《文言》的“义以方外”,这不就是《大学》所言“止于至善”换了一个说法吗?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并非原创,而是对《易经》、《德道经》的洗稿,当然王阳明的认知和实践要高于常人,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05.html